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顺利完工
市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
自2007年11月6日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全体参建人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努力提高“六种意识”,大力发扬“五种精神”,积极与各级部门、各参建单位密切协作,以超常的意志品质、超常的工作投入、超常的工作措施和超常的工作效率,扎实有序地推进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统筹指挥,超强投入,推动整体工程顺利进行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本次治理工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长期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彻底改变小清河及周边面貌,着力打造我市新的经济发展带、靓丽的景观旅游带、宜人的生活休闲带,建设成为我市北部现代化新城区。工程本身包括水利、市政、园林等多项工程,涉及土地、建设、规划、环保等多家部门,投入大、时间紧、战线长,资金筹措压力大,施工环境复杂,是一项非常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统筹指挥,科学组织施工;强化管理,确保进度质量;加强学习,不断完善队伍建设;解放思想,不断提升整体素质;超强投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工期、赶进度,较好地完成了河道清挖、管线迁建、道路桥梁、灯光亮化、园林景观、展馆布展等多项工作,倾力打造“精品、效益、廉政、民心”四大工程,围绕“五大会战”分阶段掀起施工高潮,较快较好完成了一期工程任务。
二、坚持不懈,攻坚破难,“五大会战”掀起施工高潮
在省市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根据工期安排、施工要求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市小清河指挥部依次组织开展了征迁会战、百日会战、汛期会战、秋冬会战和一期工程决战,高效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
征迁会战———2007年12月28日,市指挥部召开征地拆迁动员大会,与各区指挥部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实现“快速拆迁、平安拆迁、和谐拆迁”。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共需征收、收购土地6067亩,涉及45个村居、120宗国有地和1400户城市居民,总拆迁量84万平方米,是济南城建史上战线最长、时间最紧、情况最复杂的一次征迁。至2008年6月,征迁工作基本完成。
百日会战———2008年3月16日,市指挥部召开“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各施工单位抓住施工黄金季节,实行全天候不间断施工,确保河道主体工程在汛期前完成。会战期间,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延长工作时间到晚上10点,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大力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掀起夜以继日、争先恐后的施工高潮。
汛期会战———2008年7月15日,市指挥部召开“汛期会战”动员大会,成立汛期会战工作小组,利用汛期施工间歇,集中力量解决电力迁移、管线复建及征迁遗留的施工制约因素,实现“汛期会战”目标。
秋冬会战———2008年10月7日,市指挥部召开“秋冬会战”动员大会,确定截止2009年1月底前开展会战攻坚,全面完成工程红线内拆迁、各类管线迁建及附属设施建设、电力管沟及杆塔基础设施建设、南岸河道市政工程、北岸基础工程等,同时全面启动园林景观工程。此次会战是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以来最艰巨、最紧迫、最重要的一次工程建设会战。
迎全运决战———为迎接全运会召开,2009年2月11日,市指挥部又召开“迎全运决战”动员大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注重工程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搞好工作协调,科学组织施工,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狠抓工程质量,为全运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三、整体谋划,力求完美,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参建者坚持紧盯建设一线,加班加点,靠前指挥,整体谋划,力求完美,完成了相当于常规工作状态下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彰显了小清河参建队伍敬业的精神和卓越的品质。
一是精密筹划,精心组织,努力建设精品工程。积极办理工程立项及各项审批手续,高效完成各项规划设计,确保工程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精心制定工作规范,把工程建设及监督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断强化精品意识,严把工程质量关。发挥各专业质监机构积极性,加强监督管理,突出抓好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确保工程的质量标准。
二是高效能管理,高效率运作,努力建设效益工程。大力倡导“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坚持科学组织施工,适时开展工程建设推进活动,不断提高建设效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搞好土地开发、资产运作和无形资产管理,大力提升“小清河”品牌价值,积极推进招商工作,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切实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增强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注重工程建设与沿线地区城市化建设的同步推进,提升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三是严格管理,严守制度,努力建设廉政工程。加强廉政建设,多形式开展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强化监督制约,监察审计工作小组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检查。坚持“八项制度”,严格按程序规范招标、采购等工作。搞好投资控制管理,制定实施了“两段一核三审”的月计量支付工作程序及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资金审批支付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阳光工程”保障“廉政工程”。
四是集中民智,顺应民意,努力建设民心工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开发建设理念,切实关注民生,建设民心工程。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合理要求落实到工程建设中。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关心居民生产生活,认真解决居民出行和渣土淤泥储运、噪声扬尘防治等问题,妥善处理拆迁安置补偿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保证了群众利益的有效维护和工程建设的平稳推进。
四、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多项工程齐头并进
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自林家桥至济青高速公路,长约13公里,计划总投资34.77亿元。小清河投融资中心参建人员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道路、桥梁、绿化等多项工程齐头并进。
道路工程。一期工程道路建设主要包括滨河南路及清河北路两条主干道,总面积74.6万平方米,共长26.7公里。滨河南路全长13.2公里,宽度15米,为观光旅游路的城市支路;清河北路全长13.5公里,宽50米,双向6车道,为城市主干路。改造后的滨河南路长度新增7.9公里,道路面积增加15.5万平方米;改造后的清河北路道路长度新增1.7公里,道路面积增加12.8万平方米,是北园路北的东西向的最宽、最长的城市道路。
管线工程。一期共新建各类管线135.32公里。其中,新建污水管线24.53公里,雨水管沟30公里,电力管沟26.3公里,自来水管19.5公里,热力8.6公里,燃气4.1公里。清河北路、滨河南路全部建设电力沟,共长18.8公里,两岸的10千伏、110千伏电力高压输电线路全部入地,220千伏迁入清河北路绿化带,解放用地56.4万平方米,且大大提高了供电能力。水利工程。一期工程共扩挖河道土方850万立方米,清淤88万立方米,砌筑堤岸16.2公里,河道平均拓宽近30米。从林家桥至二环东路桥河道底宽由原来的30米拓宽至75米,二环东路桥至贤文路桥河道底宽由原来的30米拓宽至90米,洪园桥下游土渠段至济青高速公路河段,河道底宽由30米拓宽到100米,河道最大设计泄洪流量为766立方米/秒,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除涝标准从5年一遇提高到10年。
桥梁工程。一期工程建设跨河桥梁14座。其中,交通桥12座、景观桥2座,最宽的贤文路桥为56米。单项工程一次性建设这么多桥梁,在济南城建史上是第一次。考虑到防洪除涝及蓄水通航等功能,建有洪园节制闸一座,旱季蓄水、雨季起闸,蓄水量为400余万立方米。洪园节制闸工程设计洪水位100年一遇,是一座具有防洪、蓄水、景观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闸,2009年9月28日开始落闸蓄水并试航成功。
绿化工程。一期绿化工程全长13.1公里,新建绿地约80万平方米,包括南岸20米宽景观绿化带、北岸40米宽景观绿化带及五柳岛、板桥广场等主要景观节点建设。目前已完成景观带建设35万平方米,累计栽植乔木1.6万余棵、花灌木11万株、地被及水生植物24万平方米,植物种类近150种,基本囊括了适宜本地种植的各类植物。岸边植物群落三季有花、冬有常绿,突显出绿色廊道景观。其中水韵溢彩、青桐伴雨、杉风楝影、朴榆寻幽等植物景观区已基本成型,体现了“绿色清河、运动清河、文化清河”的景观设计标准。一期园林景观工程新增公共绿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约占2009年全市新增绿地的26%,水面面积约88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达到94万平方米。一期南岸园林景观带建设规模创造了济南市河道绿化工程之最。
片区开发。征地拆迁工作自2007年12月18日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共拆除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征收集体土地1909亩、收储国有土地725亩、拆迁城市居民1288户,涉及三个区9个镇(办)。区域范围内北闸子片区已完成挂牌出让工作,走出地块开发第一步。香港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世纪金源集团、香港力高集团等大型开发商分别与小清河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泺口片区、华山历史文化公园、梁府片区开发项目用地意向协议。小清河一期工程范围内的地价已经由改造前的110万元/亩增长到改造后的150万元/亩,周边房价增长近15%,带动了工程未实施区域的地价和房价。
亮化工程。一期工程景观照明系统工程涉及小清河两岸园林景观带(含五柳岛)及跨河桥梁等,共设堤岸LED蓝光灯、LED小投光灯、LED星星灯、金卤投光灯等30多种、2万多套灯具。堤岸沿线LED蓝色灯具实现全长5公里全部同步变换(模仿流水效果),LED地砖灯具增加重力感应器,灯具随着人的脚步移动而变化。小清河的夜景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