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城市发展趋势 服务经济建设大局 不断提升省会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发布日期:2011-08-03 09:06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超大

——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 张才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会济南已经进入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省会城市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是摆在各级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一、坚持高站位研判,充分认识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推进省会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省会济南新一轮的强劲发展过程中,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已成为保障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当前,济南新一轮大发展的主线是:强力推进城市“扩大”,强力推进城市“长高”,强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层出不穷,消防监督执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主动顺应城市发展大局,坚决将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是各级消防部门紧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新期待新要求的现实需要。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开放、透明的信息化环境下,消防执法活动越来越成为领导批示、人大政协议案、信访举报、复议诉讼以及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执法不公不廉极易引起民怨。消防部门只有加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执法长效机制建设,更加注重执法主体、执法行为建设,更加注重规范执法言行举止,更加注重执法社会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执法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消防部队形象的现实需要。执法规范化建设事关消防工作发展全局,贯穿消防工作的各个环节,辐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涉及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执法水平上去了,执法公信力就随之增强,群众满意度就随之提高,就能赢得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消防部门作为政府的消防安全职能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克服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执法不文明等问题,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形象。
  二、坚持高标准落实,将执法规范化建设融入城市建设大局强力推进
  全体消防监督干警要紧紧围绕省会城市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站在现代化省会城市的高度进一步谋划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进一步建强执法主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是广大消防监督干警执法理念的转变和执法办案水平的提升。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打牢消防监督人员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要严格落实消防岗位资格制度,未取得相应岗位资格的,不得从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要着力完善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方法,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以赛促练,切实提升消防监督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执法监督网络。要充实一线力量,结合贯彻新编制,继续推行警力下沉一线、招聘消防文职雇员等举措,最大限度地选好配强重点区域的消防监督力量,做到省会城市建设进程发展到哪里,消防监督服务的措施就跟进到哪里。
  (二)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确保消防监督执法权力正确行使,必须健全消防执法基本工作制度和专项工作制度,这是实现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基础。要在已明确的支队长、分管支队领导、防火处长、大队长、集中受理岗位人员、建审、验收等27个岗位工作职责和《火灾事故调查规程》、《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等62项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坚持从易产生问题环节、新兴领域和存在制度空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制度,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封堵执法随意性。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修订完善现有的执法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消防监督执法高效化。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消防监督执法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的、事中的、经常性起作用的执法管理举措。要进一步健全执法标准和程序性规定,关注执法细节,明确操作规范,固化执法流程,克服执法陋习,确保消防监督干警在执法活动中、各个执法环节上都自觉、主动地约束执法行为。要进一步细化行政案件裁量标准,下大力气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自由裁量权,从制度和流程上杜绝“关系案”、“人情案”,杜绝“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用语,统一操作流程,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防范监控。近年来,为促进执法公平公正,支队建立健全了审计、督察、纪检多管齐下的廉政建设“大监督”体系,建立完善了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这些做法,有力确保了消防监督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在党委班子考核中的权重,把执法工作成效与执法人员的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紧密挂钩,真正建立起一套切实管用的执法考评奖惩激励机制,确保执法人员自觉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三、坚持高效率运作,让消防监督干警和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
  作为省会的消防监督干警,必须要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坚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自己,真正将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惠及民警、惠及民生、反哺社会。
  (一)强化执法信息化建设。要继续依托公安网“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控、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执法结果网上公开,强化对执法全程的刚性制约、系统管理,以信息化支撑执法规范化。要继续大力推广运用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执法,真正实现远程传输执法信息、同步采集上传执法数据、现场制发法律文书、重大执法案件过程实时监督,使消防监督执法更加便捷、高效。要完善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开放权限、服务执法办案,不断提高合成作战能力。
  (二)强化社会管理创新。要紧密结合省会发展实际,继续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和“防消联勤”消防警务模式等工作经验,尤其加快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在全国创造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巩固、深化、拓展上狠下功夫,力争2011年底前全市所有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75%的“九小场所”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全部达到建设标准。要认真贯彻落实《服务全市建设项目六项新措施》,建立完善消防执法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在支队、大队、174个公安派出所建立消防服务窗口的基础上,针对执法中存在的效率不高、质量不好、效果不佳等问题,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执法结果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消防部门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三)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要制定消防执法经费标准,逐年加大消防执法经费的投入。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依据《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询问室、听证室、档案室,配齐配强必要的办公器材,保障执法工作需要。要建立完善的赏罚考核机制,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用人环境,激励有为,淘汰平庸,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落实从优待警举措,切实为消防监督员解除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消防监督干警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

——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 张才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会济南已经进入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省会城市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是摆在各级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一、坚持高站位研判,充分认识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推进省会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省会济南新一轮的强劲发展过程中,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已成为保障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当前,济南新一轮大发展的主线是:强力推进城市“扩大”,强力推进城市“长高”,强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层出不穷,消防监督执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主动顺应城市发展大局,坚决将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是各级消防部门紧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新期待新要求的现实需要。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开放、透明的信息化环境下,消防执法活动越来越成为领导批示、人大政协议案、信访举报、复议诉讼以及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执法不公不廉极易引起民怨。消防部门只有加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执法长效机制建设,更加注重执法主体、执法行为建设,更加注重规范执法言行举止,更加注重执法社会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执法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消防部队形象的现实需要。执法规范化建设事关消防工作发展全局,贯穿消防工作的各个环节,辐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涉及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执法水平上去了,执法公信力就随之增强,群众满意度就随之提高,就能赢得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消防部门作为政府的消防安全职能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克服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执法不文明等问题,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形象。
  二、坚持高标准落实,将执法规范化建设融入城市建设大局强力推进
  全体消防监督干警要紧紧围绕省会城市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站在现代化省会城市的高度进一步谋划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进一步建强执法主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是广大消防监督干警执法理念的转变和执法办案水平的提升。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打牢消防监督人员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要严格落实消防岗位资格制度,未取得相应岗位资格的,不得从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要着力完善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方法,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以赛促练,切实提升消防监督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执法监督网络。要充实一线力量,结合贯彻新编制,继续推行警力下沉一线、招聘消防文职雇员等举措,最大限度地选好配强重点区域的消防监督力量,做到省会城市建设进程发展到哪里,消防监督服务的措施就跟进到哪里。
  (二)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确保消防监督执法权力正确行使,必须健全消防执法基本工作制度和专项工作制度,这是实现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基础。要在已明确的支队长、分管支队领导、防火处长、大队长、集中受理岗位人员、建审、验收等27个岗位工作职责和《火灾事故调查规程》、《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等62项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坚持从易产生问题环节、新兴领域和存在制度空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制度,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封堵执法随意性。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修订完善现有的执法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消防监督执法高效化。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消防监督执法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的、事中的、经常性起作用的执法管理举措。要进一步健全执法标准和程序性规定,关注执法细节,明确操作规范,固化执法流程,克服执法陋习,确保消防监督干警在执法活动中、各个执法环节上都自觉、主动地约束执法行为。要进一步细化行政案件裁量标准,下大力气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自由裁量权,从制度和流程上杜绝“关系案”、“人情案”,杜绝“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用语,统一操作流程,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防范监控。近年来,为促进执法公平公正,支队建立健全了审计、督察、纪检多管齐下的廉政建设“大监督”体系,建立完善了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这些做法,有力确保了消防监督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在党委班子考核中的权重,把执法工作成效与执法人员的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紧密挂钩,真正建立起一套切实管用的执法考评奖惩激励机制,确保执法人员自觉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三、坚持高效率运作,让消防监督干警和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
  作为省会的消防监督干警,必须要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坚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自己,真正将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惠及民警、惠及民生、反哺社会。
  (一)强化执法信息化建设。要继续依托公安网“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控、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执法结果网上公开,强化对执法全程的刚性制约、系统管理,以信息化支撑执法规范化。要继续大力推广运用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执法,真正实现远程传输执法信息、同步采集上传执法数据、现场制发法律文书、重大执法案件过程实时监督,使消防监督执法更加便捷、高效。要完善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开放权限、服务执法办案,不断提高合成作战能力。
  (二)强化社会管理创新。要紧密结合省会发展实际,继续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和“防消联勤”消防警务模式等工作经验,尤其加快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在全国创造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巩固、深化、拓展上狠下功夫,力争2011年底前全市所有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75%的“九小场所”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全部达到建设标准。要认真贯彻落实《服务全市建设项目六项新措施》,建立完善消防执法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在支队、大队、174个公安派出所建立消防服务窗口的基础上,针对执法中存在的效率不高、质量不好、效果不佳等问题,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执法结果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消防部门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三)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要制定消防执法经费标准,逐年加大消防执法经费的投入。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依据《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询问室、听证室、档案室,配齐配强必要的办公器材,保障执法工作需要。要建立完善的赏罚考核机制,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用人环境,激励有为,淘汰平庸,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落实从优待警举措,切实为消防监督员解除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消防监督干警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