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济南市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10-30 10:36 浏览次数: 字体:【

文件编号:

济知字〔2013〕28号

发布日期:

2013-10-30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JNCR-2013-0730004

有效性:





 

各县(市)区、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济南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规范我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济南市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规范(试行)》。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济南市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规范(试行)》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  

                                                                                                                                                                                                                                                  2013年10月30日

 

 

 

 

 

 

 


 

济南市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维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利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申请人申请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的,应当遵照本规范。

第三条 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受济南市知识产权局管理的公益性机构,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第四条 中心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合作单位、专家开展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活动负有指导、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第二章  维权援助

第五条 维权援助的对象:

(一)因经济特别困难,不能支付知识产权(专利)纠纷处理和诉讼费用的济南市辖区内居住的公民。  

(二)遇到难以解决的知识产权(专利)事项或案件的济南市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在本市注册的其他组织。

第六条 维权援助内容包括:

(一)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专利)的法律法规、申请授权的程序与法律状态、纠纷处理和诉讼咨询等服务;

(二)提供知识产权(专利)侵权判定及赔偿额估算的参考意见;

(三)协调有关机构,研究促进重大知识产权(专利)纠纷与争端合理解决的方案;

(四)对疑难知识产权(专利)案件、滥用知识产权(专利)和不侵权诉讼的案件,组织研讨论证并提供咨询意见;

(五)为重大的研发、经贸、投资和技术转移活动组织提供知识产权分析论证和知识产权预警服务;

(六)对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展会、博览会和海关知识产权(专利)保护事项,组织提供快捷的法律状态查询及侵权判定等服务;

(七)为经济特别困难的,不能支付知识产权(专利)纠纷处理和诉讼费用的济南市辖区内居住的公民,给予一定的资助;

(八)其他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事项。

第七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向维权援助中心递交下列材料:

(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或户籍证、暂住证;

(二)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有效证明文件;

(三)援助对象属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应提交有关单位出具的经济状况证明;

(四)填写《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表》,提供相关事实和依据;

(五)中心认为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完备或有疑问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做出补充或说明。申请人在10个工作日内不按要求补充或说明的,视为撤回申请。

第三章  维权援助服务机构

第八条 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工作站是为本区域提供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服务的平台,是济南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工作站必须报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批准后设立。

第九条 工作站创建主体:

济南市区域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经济集聚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

第十条 工作站认定条件:

(一)创建主体应成立并运行一年以上,原则上应当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

(二)在所属范围内具有协调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能力,有2名以上具备知识产权工作经验的人员,有明确的分管领导和负责人;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条件;

(四)有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

(五)所属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专利,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增长;知识产权(专利)侵权、仿冒等事件易发,对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有需求。

第十一条 工作站认定的程序:

(一)实行自愿申请制。符合本规范工作站认定条件的,可由创建主体填写申报表及工作方案,经所在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推荐,向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申请认定。

(二)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按照认定条件的要求予以考察、论证和综合评选,按择优原则予以认定。

第十二条 工作站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为本区域提供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咨询和维权指引;

(二)指导本区域内企业等做好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知识产权预警等保护工作;

(三)组织开展本区域内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工作的宣传培训;

(四)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接待登记、档案管理等工作所需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五)配合“济南中心”收集、整理和反馈本区域遇到的知识产权(专利)情况、问题、信息等。遇有知识产权纠纷可向“济南中心”汇报,要求“济南中心”协调解决或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接受“济南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在每季度末向“济南中心”报送业务数据和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年末报送工作总结。

第四章  维权援助服务人员

第十三条 维权援助服务人员的基本职责是:

(一)受理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申请;

(二)审查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接收申请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受理通知书》。

(三)根据案件需要组织合作单位和专家对知识产权(专利)维权援助申请进行分析论证。

合作单位,是指自愿参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并经申请、审核、批准或邀请参加的有关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有能力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的其他组织机构。

专家,是指自愿参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并经申请、审核、批准或受邀参加的在知识产权或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人员。

合作单位与专家名单的确定与调整,以会员制的方式,采用自愿申报、公正审核、统一标准、动态进出的工作机制。

第十四条 服务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承办所在服务机构交办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事项。

第十五条 服务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终止所承办的维权援助事项。维权援助事项完成后,应及时向维权援助中心提交结案情况工作报告,以供备案。

服务人员承办维权援助事项,不得在维权援助协议之外向当事人收取钱、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服务人员不能因免收、减收费用而减少服务内容或降低服务标准。因服务质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服务人员所在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或约定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受援助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维权援助或者违反维权援助协议的,服务人员可以终止维权援助。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申请人以欺诈或者隐瞒重要信息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援助服务和支持的,一经查实,中心立即终止援助服务,责令申请人支付因援助发生的费用,追回已援助资金,并在三年内不再受理其援助申请。

第十八条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人员办理援助案件应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为援助对象提供规范的服务,依法维护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对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济南市知识产权局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规范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单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