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237010049300771XN/2016-17453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16-06-12 发布日期: 2016-06-1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
- 标题: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2014年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供销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供销社工作要求,坚持“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遵循“加快发展、合作共赢、服务城乡、满意供销”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扎实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属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全系统完成销售收入107.8亿元,占计划的110%。完成利税1.03亿元,占计划的105.1%。
直属企业完成项目建设投资35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21.4%,完成改造扩建面积34444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37.9%。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动改革,不断提升供销社内在活力
1.章丘、历城两个县(市、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章丘市供销社、历城区供销社分别被省供销社列为全省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21个重点联系县之一。市社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方案。试点工作启动后,担负试点工作的章丘、历城供销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快创新,按改革的时限、内容、阶段和步骤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省供销社在对章丘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估报告的反馈意见中指出:在章丘市委、市政府和济南市供销合作社有力指导下,章丘市供销社按照 “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不断加快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积极开展“支部一加三,社村共建”,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12月2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农村综合专项小组转发了《济南市供销社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济农改组发〔2014〕1号)。
2.市属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快速启动。组建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是贯彻落实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市社党委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制定了《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经过积极努力,集团公司的各项筹建工作都已完成。集团公司下设3个子公司,2个子企业。近期将挂牌运行。
(二)打造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平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1. 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全年新建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新建、改造日用品、农资经营网点37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8%,全市供销社农资、日用品经营网点已达3570个,村级经营网点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资服务方面,共销售化肥147万吨、农药4182吨、农地膜3821吨,农资销售额达19亿元,占市场销售总额的七成以上。通过整合资源,推进网点建设,农资经营主渠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部分区域性购物消费、休闲娱乐、幼儿教育、科技咨询、农产品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已经形成规模,供销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有了新的提升。
2.开创“大田作物托管”服务新局面,全面提升农业服务规模化水平。从实际出发,通过规范、协议、约定等方式,构建供销社与村“两委”、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流转企业等多方共建机制,扩大土地托管服务规模和质量。今年以来,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5万亩,成立大田作物托管公司20个,成立农机合作社26个,46个基层供销社开展了土地托管服务。另外,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9万亩,有效提升了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
3.适应农民新要求,不断拓宽农产品经营服务渠道。发挥供销社优势,搭乘基层经营服务网络载体,强化农民合作、大田作物托管服务、农产品产销对接三大服务支撑,打造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一条龙”服务,直接把优质、平价、新鲜农产品及时送到市民身边,深受大众欢迎。截止2014年12月,已建设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交易中心34个,面积约4.2万亩,农产品龙头企业7家,开展农副产品收购量10.1万吨,收购额5144万元,“农超对接”销售额超1.5亿元,进一步提升了供销社服务城乡居民的能力。
4.统筹资源优势,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基层社的改造重组,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框架,推动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快对农民合作社、基层社的规范提升,新组建4个乡镇级供销社,实现了供销社基层组织全覆盖,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省社组织的检查验收。供销社积极探索实体经营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相互融合,“网上供销社”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年领办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31个,完成目标任务的215%。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9个,入社社员15000户。全年为1304个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和金融信用互助等项目的有效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市场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大力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活动,不断拓展供销社服务领域
全系统以开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共建,以“支部1+3”模式推进“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目前,全市开展共建的村达到385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2%。共建活动共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12万元。此外,充分运用省社系统信息、教育平台,采取开放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组织、教育、农业、科技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现有培训机构的对接,对1.5万名农民进行了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3.5万次。
(四)盘活资源,做强主业,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1.加大资金投放,完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年度计划安排,茶叶市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茶文化推广中心建设全面动工,“第一茶市”微信公众平台已开发使用。英雄山文化市场 “仿古一条街”建设全部完成,文化艺术馆建成使用。土产杂品总公司建成沿街商业楼,注册商标“洛口”成功入选“山东老字号”。果品总公司螺旋藻新产品研发取得新进展,成功研发了富硒、富锌螺旋藻,填补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的空白,新建占地100亩的生产基地今年3月正式投产。储运总公司将原办公楼改造成商务宾馆。装饰总公司、再生资源总公司和商贸总公司吸引外来资金,对基础设施整改扩建。2014年市场建设投入1163万元,新增营业面积5060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发展基础。
2.高水平举办茶博会。2014年6月,在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和国际会展中心东西两个主会场成功举办了中国(济南)第八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茶文化节。本次茶博会系首次与知名的专业会展公司合作,共设展位1500余个,合同交易额超过3亿元,现场交易额5500万,开幕式及开馆仪式及其他活动参观人员高达10万余人次,我市“长清茶”品牌得到重点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