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营商环境>营商指标>跨境贸易>工作动态
临空经济“拉杆起航” 济南迎来最新“风暴眼”
发布日期:2020-11-20 15:50 信息来源: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

据权威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由机场效应产生的空港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总体GDP的8%以上,例如在美国亚特兰大,法国戴高乐、中国上海虹桥等著名国际型机场,均催生了空港经济区,纷纷搭建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最佳通道,使城市发展走在世界前端。

因此,全球化经济催生空港经济区,中国也不例外。

从1992年起,我国开启临空经济区之门,截至目前,打造的临空经济区多达67个,均是围绕机场为核心打造,促进城市的GDP飙涨,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空港经济区的建设。

济南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打开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大门,区域板块配套、产业输出将迎来裂变,临空将成为济南经济新的“风暴眼”。


(示意图)

每一个国际都会

都有一座世界级的空港

诸如上海虹桥、成都双流皆是如此。济南高新北,得政策导向红利,集聚城市优质资源,一个148平方公里的世界空港正在崛起,势成济南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临空经济区位于济南中心城区东北侧,是带动山东中西部对外发展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带动济南市东强、北起的重要先导区。对吸引省会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带动“1+6”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济南临空经济区着力构建国际化、高端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成为“四个中心”战略实施、“携河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要支点。


(效果图)

在济南市政府全面实施的“一主、两副、五大次中心”的城市发展框架中,作为城市次中心之一的临空经济区,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交通、产业、居住等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已成为最具潜力的发展热土之一,区域价值再上新台阶。


(示意图)

空铁轨陆接驳

交通全面升级

完善发达的交通体系是临港经济区发展的先决条件,为发展临空产业,打造国际内陆港,济南临空经济区正在高起点规划建设以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枢纽综合交通体系,与新东站、董家货运站形成“空港、陆港”一体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济南临空经济区内有望实现空、铁、轨、陆零距离换乘。
完善发达的机场集疏运交通体系是机场高效运转的先决条件。根据现状及规划,遥墙机场周边集疏运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际铁路:济滨高铁
轨道:R3线、预留一条轨道线路
高速公路:机场高速、京沪高速、青银高速、济广高速、济高高速
城市道路:机场至308联络线、荷花路、航天大道、G308、滨黄大路。增加济高高速至机场联络线,增加凤凰路至荷花路联络线
水运码头:建设主城港区,位于小清河复航工程的起点


(示意图)

其中,济南机场将扩建为3个航站楼、4条跑道,未来可达到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以及货物吞吐量150万吨,跻身全国国际机场前列;机场、青银、济广、济高、京沪5条高速公路交汇;区域内R3线地铁线一期已正式通车,二期进入信息公示阶段,此外还预留了一条轨道线路;小清河复航工程也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2年小清河将实现全线复航,连通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五大港口,内河海运贯通半个山东。近距离接驳济南新东站,并已开通中欧货运专列。

(效果图)

济南临空经济区蓝图已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区域交通建设取得的可观成绩,临空经济区可发挥物流外向型产业优势,成为带动“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及完善济南城市中心体系的重要引擎。


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