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好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10-15 09:56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正确认识文体。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是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一手资料,按照一定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结论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解剖麻雀,验证理论或总结经验。调查报告是很重要的一种分析研究问题、服务决策的文体形式。毛泽东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都是调查报告的经典。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实践很重要,对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同样重要。善用调查报告,写好调查报告,是大家工作的一项基本素质和技能。对于研究能力训练和提高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调查报告不是学术论文,当然也不是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此,语言不要过于学术化,最重要的不能宣传标语化、广告化,不能抒情排比一大套,要用平实客观的语言来写,不是靠情绪而是靠事实和数据来说明问题。它包括事实部分和分析部分。

二、做好调研规划和实施。首先要做好案头工作。要学会关心时事政策,不做时代的落伍者。多看点相关的文献,可以让自己对要调查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选题上要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但又不要宏大叙事,要选择适合于调研的具体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小切口,要善于小中见大,把一个小问题挖掘得深一点。

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题好半成文”。但你也要花一半的时间来做好选题工作。最好也要像写毕业论文一样,写一个选题报告,选题的意义和背景,主要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调查问卷如何设计,调查对象如何选择等。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和你要研究弄清的问题保持一致。问题既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又不要太抽象,要学会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要把学术语言转化为百姓语言。毛泽东主席、李瑞环同志,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三、调查报告要紧凑严谨干净。可参考一下历年的优秀的调研报告,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写诗也会诌。看文章学文章。有的同志喜欢把所有的调查素材都混在一起,调查过程、调查心得、调查照片、调查分析一锅烩,就像东北菜“乱炖”。这是不对的。开头简单提一下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就可以切入报告主题了。主要部分包括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后面是解决和优化对策。有的调研报告可能偏重于总结好的经验,有的报告可能偏重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前者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可推广的经验及推广建议;后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好的调查报告和好的文章要求都是一致的,就是虎头——猪肚——豹尾。虎头,开门见山,开头要斑斓夺目,像虎头一样,直入主题,要能抓住人的注意力;猪肚,文章主体部分要内容丰富、饱满,像猪肚一样,多角度进行情况描述和分析,要有图表,有事实,有数据,要把调研的素材开发得充分一些,充分发掘素材的内涵,发挥分析的力量。这个过程,就是把学过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带上专业的眼镜。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的所见是不同的,这和他们的素养和见识也有关系。豹尾,结尾要自然收官,漂亮简洁,不拖泥带水,像豹尾一样。对策建议和前面的问题分析要对得上,不能两张皮。前面分析中没有的东西,在结论和建议中也不要讲;讲的东西,要说清楚和前面的联系,是针对那一条的。

四、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调研报告写作不一定要用多么复杂的数理方法,俗语说: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简单方法可以解决和说明的问题,不一定要用复杂的方法;只有简单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用复杂的方法。要做到形式美观。图表字体要合乎规范,譬如图的标题要放在图下面,表的标题要放在表上面。字间距行间距都要处理得当。论语有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一个人不可过于拘泥礼仪,也不可过于率真任性。既要讲礼仪,又要有真性情。用在咱们文章上,就是形式要合于内容,内容要合于形式。形式和内容要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就像人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调研报告不能写成新闻体,广告体,也不能写成宣传体。语言要平实,准确,每句话都要有意义,不说不准确的话、意义不清的话、绝对的话和过头的话。不然容易引起无谓的误解和争论。评论别人要含蓄,讲到自己要谦虚,不能把话说绝了,要留有余地。要讲逻辑,顺序的摆放要讲逻辑顺序。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分类要前后统一。参考文献的格式要规范,要包含一个参考文献的所有必备要素,不能缺胳膊少腿。

五、文章不厌百遍改。一个调查小组起草文稿时最好由一个人主笔。其他同志可以协助和提修改意见。这样可以保证文风和思路的统一。如果由于时间等关系需要由几个人同时写,那也需要有一个人负责进行统筹。报告要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文章不厌百遍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成熟度高的初稿很重要,能为后面的修改提供很好的基础。文章家经常说这个稿子有几成熟了,就是对稿子质量的一个相对定量的评价。

六、文章贵在出新。选题内容结论要尽量出新。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不人云亦云。角度要尽可能独特,不要泛泛而谈。好多调研报告内容也很丰富,但结论显得很陈旧,一般、没新意,不抓眼球。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对象的深入研究,能够发人所未见。视野比别人宽一些,认识高度要比别人高一些,问题挖掘得深一些,都是创新。文章要平中见奇,中规中矩而又见解独到。这些创新可以是角度创新,可以是方法创新,也可以是内容创新。这些都是协调的,前后一致的、适当的。

七、凡事要从积极的方面说。我们写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找出差距和问题。一般要先肯定成绩,再找出问题,哪怕成绩肯定的篇幅不大,也对整个报告有平衡作用。中国人讲究含蓄,在文章中也有体现,让报告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基调。


(董彦岭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智库成果>>

怎样才能写好调研报告

市政府研究室 2021-10-15 09:56:32

一、正确认识文体。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是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一手资料,按照一定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结论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解剖麻雀,验证理论或总结经验。调查报告是很重要的一种分析研究问题、服务决策的文体形式。毛泽东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都是调查报告的经典。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实践很重要,对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同样重要。善用调查报告,写好调查报告,是大家工作的一项基本素质和技能。对于研究能力训练和提高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调查报告不是学术论文,当然也不是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此,语言不要过于学术化,最重要的不能宣传标语化、广告化,不能抒情排比一大套,要用平实客观的语言来写,不是靠情绪而是靠事实和数据来说明问题。它包括事实部分和分析部分。

二、做好调研规划和实施。首先要做好案头工作。要学会关心时事政策,不做时代的落伍者。多看点相关的文献,可以让自己对要调查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选题上要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但又不要宏大叙事,要选择适合于调研的具体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小切口,要善于小中见大,把一个小问题挖掘得深一点。

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题好半成文”。但你也要花一半的时间来做好选题工作。最好也要像写毕业论文一样,写一个选题报告,选题的意义和背景,主要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调查问卷如何设计,调查对象如何选择等。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和你要研究弄清的问题保持一致。问题既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又不要太抽象,要学会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要把学术语言转化为百姓语言。毛泽东主席、李瑞环同志,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三、调查报告要紧凑严谨干净。可参考一下历年的优秀的调研报告,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写诗也会诌。看文章学文章。有的同志喜欢把所有的调查素材都混在一起,调查过程、调查心得、调查照片、调查分析一锅烩,就像东北菜“乱炖”。这是不对的。开头简单提一下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就可以切入报告主题了。主要部分包括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后面是解决和优化对策。有的调研报告可能偏重于总结好的经验,有的报告可能偏重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前者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可推广的经验及推广建议;后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好的调查报告和好的文章要求都是一致的,就是虎头——猪肚——豹尾。虎头,开门见山,开头要斑斓夺目,像虎头一样,直入主题,要能抓住人的注意力;猪肚,文章主体部分要内容丰富、饱满,像猪肚一样,多角度进行情况描述和分析,要有图表,有事实,有数据,要把调研的素材开发得充分一些,充分发掘素材的内涵,发挥分析的力量。这个过程,就是把学过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带上专业的眼镜。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的所见是不同的,这和他们的素养和见识也有关系。豹尾,结尾要自然收官,漂亮简洁,不拖泥带水,像豹尾一样。对策建议和前面的问题分析要对得上,不能两张皮。前面分析中没有的东西,在结论和建议中也不要讲;讲的东西,要说清楚和前面的联系,是针对那一条的。

四、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调研报告写作不一定要用多么复杂的数理方法,俗语说: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简单方法可以解决和说明的问题,不一定要用复杂的方法;只有简单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用复杂的方法。要做到形式美观。图表字体要合乎规范,譬如图的标题要放在图下面,表的标题要放在表上面。字间距行间距都要处理得当。论语有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一个人不可过于拘泥礼仪,也不可过于率真任性。既要讲礼仪,又要有真性情。用在咱们文章上,就是形式要合于内容,内容要合于形式。形式和内容要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就像人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调研报告不能写成新闻体,广告体,也不能写成宣传体。语言要平实,准确,每句话都要有意义,不说不准确的话、意义不清的话、绝对的话和过头的话。不然容易引起无谓的误解和争论。评论别人要含蓄,讲到自己要谦虚,不能把话说绝了,要留有余地。要讲逻辑,顺序的摆放要讲逻辑顺序。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分类要前后统一。参考文献的格式要规范,要包含一个参考文献的所有必备要素,不能缺胳膊少腿。

五、文章不厌百遍改。一个调查小组起草文稿时最好由一个人主笔。其他同志可以协助和提修改意见。这样可以保证文风和思路的统一。如果由于时间等关系需要由几个人同时写,那也需要有一个人负责进行统筹。报告要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文章不厌百遍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成熟度高的初稿很重要,能为后面的修改提供很好的基础。文章家经常说这个稿子有几成熟了,就是对稿子质量的一个相对定量的评价。

六、文章贵在出新。选题内容结论要尽量出新。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不人云亦云。角度要尽可能独特,不要泛泛而谈。好多调研报告内容也很丰富,但结论显得很陈旧,一般、没新意,不抓眼球。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对象的深入研究,能够发人所未见。视野比别人宽一些,认识高度要比别人高一些,问题挖掘得深一些,都是创新。文章要平中见奇,中规中矩而又见解独到。这些创新可以是角度创新,可以是方法创新,也可以是内容创新。这些都是协调的,前后一致的、适当的。

七、凡事要从积极的方面说。我们写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找出差距和问题。一般要先肯定成绩,再找出问题,哪怕成绩肯定的篇幅不大,也对整个报告有平衡作用。中国人讲究含蓄,在文章中也有体现,让报告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基调。


(董彦岭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