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出台《关于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三高”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增长速度快、业态模式新、创新能力强的市场主体。
一是实施企业主体倍增行动。坚持高位推进,落实市级领导领衔、首席服务官分包“三高”培育企业机制,提升全方位服务“三高”培育企业水平。
实施梯度培育,积极引导各层级“三高”培育企业明晰成长路径,推动领军型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支持领军型企业上市挂牌。增强“三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对成长性好的实施“二次孵化”,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精准服务,加大“三高”培育企业产销、产融、用工和产学研对接力度,加强“三高”企业家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规模能级倍增行动。加快做大做强,对符合条件、进入辅导期的规模以上“三高”企业列入市定重点上市后备库,促进规模以上“三高”培育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积极为企业改制创造条件。提升经济贡献,按“三高”培育企业对财政贡献地方留成增量部分,由开发区和区县(市)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对“三高”培育企业年营业收入利润率超过同期郑州市域同行业平均水平2倍以上(含)、1.7倍以上(含)、1.5倍以上(含)的,按照规模档次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实施“三品”战略,引导“三高”培育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创建世界级品牌。
三是实施项目投资倍增行动。突出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着力引进国内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项目建设,在工业控制线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允许提高开发建设强度,放宽容积率等指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三高”培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三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工程,鼓励研制“三首”产品,按上年度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给予研制单位不超过30%,最高1000万元奖励。
四是实施群链支撑力提升行动。发挥“三高”培育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领办特色园区,打造产业集群。鼓励将较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出让给具备产业链生态主导力的“三高”培育企业,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推动“三高”培育企业平台化发展,支持领军型“三高”培育企业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重大产业并购基金可申请市、区县(市)两级产业投资基金以适当比例参股出资。大力实施“链长制”,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缺失环节方向延伸,打通“三高”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稳步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水平。每年组织评选郑州市十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每家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五是实施赋能主导力提升行动。支持“三高”培育企业深度参与“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支持“三高”培育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和科技攻关类项目,建设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检验检测平台,按照平台项目生产和技术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每个平台最高补助2000万元。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入融合,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对被列为市级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机构或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奖励。
六是实施绿色引领力提升行动。拓展节能环保服务,支持“三高”培育企业率先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推进综合利用,依托“三高”培育企业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三高”培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来源:郑州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研究室 2021-12-01 10:23:07
近日,郑州市出台《关于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三高”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增长速度快、业态模式新、创新能力强的市场主体。
一是实施企业主体倍增行动。坚持高位推进,落实市级领导领衔、首席服务官分包“三高”培育企业机制,提升全方位服务“三高”培育企业水平。
实施梯度培育,积极引导各层级“三高”培育企业明晰成长路径,推动领军型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支持领军型企业上市挂牌。增强“三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对成长性好的实施“二次孵化”,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精准服务,加大“三高”培育企业产销、产融、用工和产学研对接力度,加强“三高”企业家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规模能级倍增行动。加快做大做强,对符合条件、进入辅导期的规模以上“三高”企业列入市定重点上市后备库,促进规模以上“三高”培育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积极为企业改制创造条件。提升经济贡献,按“三高”培育企业对财政贡献地方留成增量部分,由开发区和区县(市)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对“三高”培育企业年营业收入利润率超过同期郑州市域同行业平均水平2倍以上(含)、1.7倍以上(含)、1.5倍以上(含)的,按照规模档次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实施“三品”战略,引导“三高”培育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创建世界级品牌。
三是实施项目投资倍增行动。突出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着力引进国内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项目建设,在工业控制线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允许提高开发建设强度,放宽容积率等指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三高”培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三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工程,鼓励研制“三首”产品,按上年度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给予研制单位不超过30%,最高1000万元奖励。
四是实施群链支撑力提升行动。发挥“三高”培育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领办特色园区,打造产业集群。鼓励将较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出让给具备产业链生态主导力的“三高”培育企业,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推动“三高”培育企业平台化发展,支持领军型“三高”培育企业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重大产业并购基金可申请市、区县(市)两级产业投资基金以适当比例参股出资。大力实施“链长制”,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缺失环节方向延伸,打通“三高”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稳步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水平。每年组织评选郑州市十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每家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五是实施赋能主导力提升行动。支持“三高”培育企业深度参与“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支持“三高”培育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和科技攻关类项目,建设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检验检测平台,按照平台项目生产和技术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每个平台最高补助2000万元。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入融合,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对被列为市级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机构或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奖励。
六是实施绿色引领力提升行动。拓展节能环保服务,支持“三高”培育企业率先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推进综合利用,依托“三高”培育企业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三高”培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来源:郑州市政府网站)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