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征求社会意见的公告
- 征集公告
- 草案内容
- 起草说明
- 征集意见
- 意见反馈
为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程序,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我局起草了《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征求意见时间:自2月27日至3月5日。
二、征求意见文稿《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及起草说明,见附件。
三、意见反馈途径:在本公告栏下方提交意见建议;发送邮件至邮箱jnrlzyshbzjjmylbxc@jn.shandong.cn。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2月25日
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我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纳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同一个人账户,利用同一制度平台。
第三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坚持“先保后征”原则。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予签署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自然资源部门不予办理土地征收申报手续,确保被征地农民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第四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被征地农民自愿相结合,提高被征地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引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参保,努力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第五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各区县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负总责,积极稳妥解决好征地遗留等问题,对新征土地切实做到先保后征。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实施。
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提供征地相关资料,配合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协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监督管理和资金划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具体实施工作。
公安、审计、农业等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 参保办法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人员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经依法批准征地,被征地时拥有相应土地承包权或因征地被调整土地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对象名单应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提供。
保障对象界定时间,原则上以有批准权限的政府批复的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日期为准。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以村(居)为单位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八条 《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施行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以下办法执行:
(一)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符合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资金按有关规定记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和集体可以自愿缴纳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费,原则上不高于当次征地得到的土地补偿安置费。
(二)被征地农民中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预存款账户,存入政府补贴资金,待符合参保条件后,按照相关程序记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仍在缴费期的被征地农民,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符合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条件时,将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转移衔接。
(四)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开始领取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将其政府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给本人。
(五)依法征地后,户籍发生变更但仍在本市区域内的,其政府补贴资金落实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户籍变更至本市区域外的,其政府补贴资金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发给本人。
(六)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其政府补贴资金纳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统筹使用。
第三章 参保方案确定
第九条 在发布征地公告时,区县自然资源部门应将征收土地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在自然资源部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研究拟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附件一,以下简称《方案》),市、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十条 《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本次征地的详细情况、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数额、被征地农民个人基本信息及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情况、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等。
第十一条 《方案》及《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附件二)应由村(居)民委员会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由所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第十二条 土地征收报批之前,市、区县财政部门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单位,应依据相关规定将应负担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足额划入社保专户,并出具资金到账证明。
如果土地未被批准征收或批准征收面积小于申报面积,已经预拨或多拨付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应退回原预拨单位。
第四章 参保登记
第十三条 市、区县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在收到土地征收批复文件10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转送同级财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时按批次或项目提供征地的具体批复信息,包括:国务院或省政府批文、批次或项目征地情况明细表(村居名称、征地面积、区片价标准、社保费用等)。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征地批复文件和批复信息后,应进行书面确认。
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征地批复文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和保障对象具体名单后,按照有关规定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工作。
第十四条 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收到批复文件后2个工作日内通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被征地村(居)办理参保手续。
第十五条 被征地村(居)应根据参保方案和人员变化情况调整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编制《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花名册》(附件三,以下简称《花名册》),经公示后,加盖村(居)委会公章。
被征地村(居)组织参保人员填写《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附件四,以下简称《登记表》),由参保人签字并留取指纹,村(居)委会签署申报意见并加盖公章。同时收集参保人身份证、户口簿,于接到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连同《花名册》和《登记表》上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第十六条 便民服务中心应对参保人信息进行初审,无误后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在《登记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单位公章,于村(居)上报后10个工作日内将参保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连同《花名册》和《登记表》上报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五章 资金划拨
第十七条 各区(不含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下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后,编制《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明细表》(附件五),于10个工作日内报区财政局申请资金和市社会保
险事业中心审核备案。
区财政局在3个工作日内向市财政局上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明细表》。市财政局在收到相关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金划拨到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补贴资金到账后,区财政局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在每季度结束后及时编制《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使用核定表》(附件六),于次月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提交市财政局,市财政局与区财政局进行清算。
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资金到账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被征地农民社保补贴资金落实个人账户工作。
第十八条 各县及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请划拨参照市区程序执行。
第六章 保费收缴
第十九条 对自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被征地农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应对参保人身份和缴费金额进行初审。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复核无误后,生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附件七,以下简称《缴费明细表》),于便民服务中心上报后5个工作日内,将数据传递给服务银行,同时通知被征地村(居)到指定银行缴纳养老保险费。
第二十条 被征地村(居)将养老保险费一次性缴齐。银行按照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流程收取保费,并于收费后的2个工作日内将进账凭证送交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七章 个人账户管理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在未分配到个人账户之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息。
第二十二条 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到账情况核对无误后,及时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及个人和集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记入参保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政府补贴栏目,个人和集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缴费栏目。记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完全按照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参保时已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或死亡的,经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应按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或其法定继承人(指定受益人)。
第八章 待遇支付
第二十四条 2011年1月1日以后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征地方案批复时不满60周岁的,在年满60周岁时,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含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核算的待遇,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并发放。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
征地方案批复时已满60周岁的,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含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参照执行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核算待遇后,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并,自征地批复的次月起发放。
第二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参保后死亡的,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可以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依法继承。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2021年 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 年。
附件:1.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
2.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
3.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花名册
4.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
5.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明细表
6.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使用核定表
7.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
8.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公示(模板)
附件1
区县 乡镇(街道) 村(居)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
项目/批次于 年 月 日,征收我村(居)面积为 亩的土地,按照《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的规定,政府对本次征收土地按照 元/亩的标准,拨付我村(居)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金 元,实际落实 元。
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人员为经依法批准征地,被征地时拥有相应土地承包权或因征地被调整土地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保障范围。
我村(居)已于 年 月 日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大会,研究讨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金分配等问题。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大会表决通过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公示无异议。
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
村(居)民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
区县 乡镇(街道) 村(居)(盖章) 征地公告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码 | 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数额(元) | 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 个人签名(章) | 备 注 | ||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 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 未参加社会保险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累计人数(人): | 累计金额(元): |
制表人: 村(居)负责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说明:1.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未参加社会保险三类,按参加情况打√。
附件3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花名册( 类)
区县 乡镇(街道) 村(居)(盖章) 征地批复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身份证号码 | 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数额(元)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累计人数(人): | 累计金额(元): (大写): |
制表人: 村(居)负责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说明: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分为六类:1.符合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2.16周岁以下;3.在校学生;4.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已领取职工养老待遇;
6.死亡。
附件4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第一联 县级经办机构 | ||||||||||||||||||
民族 | 身份证号 码 | |||||||||||||||||||||
户籍所在地址 | ||||||||||||||||||||||
居住地址 | ||||||||||||||||||||||
联系电话 | ||||||||||||||||||||||
参保时间 | 年 月 | |||||||||||||||||||||
社会养老保障 资金数额 | (大写: 元 ) | 合计 | 元 (大写: 元) | |||||||||||||||||||
个人和集体缴费额 | (大写: 元 ) | |||||||||||||||||||||
参保人声明: 以上填写内容正确无误。 参保人(签字并按手印): 年 月 日 | 村(居)委会申报意见: 经办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 区县经办机构复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表应由参保人员填写,也可由代理人填写,须有本人签字(签章)并按手印确认。
2.本表一式三联,区县经办机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居)委会依次留存第一、二、三联。
附件5 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明细表 | ||||||||
申报单位(盖章): | ||||||||
序号 | 街办村居名称 | 征地时间 | 征地批准文号 | 征地数量 (亩) | 社会保障资金 (元)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合计 | ||||||||
区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意见: 经审核,以上 个村(居)共征地 亩,申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元。(大写: 元 ) 公章: 负责人: 经办人: 年 月 日 |
附件6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报使用核定表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区等已申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元,应拨资金 元,已拨资金 元,资金差额 元。
单位名称 | 征地村(居)数量(个) | 征地数量 (亩) | 已申报资金(元) | 应拨资金 (元) | 已拨资金 (元) | 资金差额 (元 ) |
_____区 | ||||||
区 | ||||||
区 | ||||||
区 | ||||||
…… | ||||||
合计 |
备注:资金差额=应拨资金-已拨资金
经办人: 负责人: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7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
乡镇(街道) 村(居)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身份证号码 | 缴费金额(元) | 备注 | ||||||||||||||||||||
社会养老保障资金 | 集体 | 个人 | 合计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累计人数(人): | 累计金额(元): |
经办人(签章): 审核人(签章): 第 页(共 页)
附件8
___区县______乡镇(街道)______村(居)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公示(模板)
项目/批次于 年 月 日,征收我村(居)面积为 亩的土地,按照《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的规定,政府对本次征收土地按照
元/亩的标准,拨付我村(居)社会保障金 元,实际落实 元。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就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具体规定如下:
一、保障对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人员为经依法批准征地,被征地时拥有相应土地承包权或因征地被调整土地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保障范围。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对象名单应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提供。
界定保障对象的时间,应以政府发布的征地公告日期为准。
二、参保办法
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符合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
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资金按有关规定记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和集体可以自愿缴纳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费,原则上不高于当次征地得到的土地补偿安置费。
被征地农民中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预存款账户,存入其政府补贴资金,待符合参保条件后,按照相关程序记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仍在缴费期的被征地农民,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符合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条件时,按规定将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转移衔接。
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开始领取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将其政府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给本人。
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其政府补贴资金纳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统筹使用。
三、待遇支付
征地时不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在年满60周岁时,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核算待遇后,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
征地时已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其因被征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参照执行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核算待遇后,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即缴即领。
我村(居)已于 年 月 日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大会,研究讨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分配等问题。我村(居)符合保障范围 规定的情形,保障对象的名单已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大会表决通过。
现将本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天,自 年 月 日起 年 月 日止。如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将意见反映到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逾期不再受理。
特此公示。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村(居)民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关于《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起草说明
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精神,为规范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程序,结合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际,起草了《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并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15年6月,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字〔2015〕20号)文件精神,我局与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制定了《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济人社发〔2015〕83号),为2011年前后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经办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该文件已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失效。2018年4月,我市出台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济政办字〔2015〕20号同时废止。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没有相应配套实施细则,个别问题和情形尚没有明确规定,部分程序已更改,不便于实际操作,建议进行重新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
二、主要内容及说明
《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拟在明确定义、调整部门职责分工、拟调整的政策、优化经办流程等4个方面对济政办发〔2018〕12号进行明确。
(一)明确定义
1.明确“先保后征”的含义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予签署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2.明确养老保障对象界定时间
按照济政办发〔2018〕12号规定,明确养老保障对象界定时间,原则上以有批准权限的政府批复的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日期为准。
3.统一规范名称
“因征地产生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规范称为被征地社会保障资金政府出资部分,简称“政府补贴资金”。
4.明确保障范围的确定
村(居)民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保障范围。
(二)调整部门职责分工
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各区县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负总责,积极稳妥解决好征地遗留等问题,对新征土地切实做到先保后征。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实施。
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提供征地相关资料,配合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协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监督管理和资金划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具体实施工作。
公安、审计、农业等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
(三)拟调整的政策
1.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
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规定,2011年之前被征地农民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5月6日,已到期停止执行。
2.明确户籍变更人员补贴资金落实情形
依法征地后,户籍发生变更但仍在本市区域内的,其政府补贴资金落实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户籍变更至本市区域外的,其政府补贴资金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发给本人。
(四)优化经办流程
1.规范土地征收批复文件移交流程
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征地批复文件和批复信息后,应进行书面确认。
2.规范参保登记各环节时间节点,缩短经办时限。
3.规范资金划拨流程
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时间最短”的原则,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申请划拨程序进行精简和规范。
4.规范保费收缴流程和时间节点,增加乡镇(办事处)初审功能。
5.规范待遇支付的时间节点
2011年1月1日以后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分为征地方案批复时不满60周岁和征地方案批复时已满60周岁两种情形。征地方案批复时已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从征地批复的次月起,补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三、政策依据
1.《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26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62号)
3.《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发〔2013〕35号)
4.《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山东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有关条款进行修改的通知》(鲁人社发〔2014〕39号)
5.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发〔2018〕12号)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2月25日
关于《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征求社会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
我局于2021年2月27日至3月5日对《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到截止时间,未收到意见建议,特此说明。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