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以来,在国际海运运力进一步紧张、运费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具有独特物流优势、强大运输体系的中欧班列正受到越来越多进出口企业的追捧。监管处、数据分中心、泉城海关围绕董家货运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高标准建设等基础问题下功夫,助力“齐鲁号”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2021年1-5月份,济南市开行中欧班列273列,同比增长31%。
01
打造制度“高地”,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内陆监管作业场所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先后三次赴郑州、成都、重庆、苏州等地学习先进地市班列运营经验,围绕调研情况、出台政策、创新措施等内容形成专项呈报报送省市领导;围绕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等主题,从提升通关效率、强化监管服务效能等方面出台12项具体支持措施,引导企业通过转关等模式申报,不断提高场所实际应用效率;结合济南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出台支持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发展的6项措施,实施监管新模式试点、叠加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功能,赋予董家铁路货运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
02
打造改革“高地”,引领创新发展
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高标准打造国际内陆港的重大战略部署,针对现有监管作业场所面积较小,业务结构单一,以及场所经营人海关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问题,组成专班靠前服务,加强政策指导,梳理形成监管作业场所软硬件清单“明白纸”,10余次派员赴现场进行实地帮扶,及时发现和处置现场问题;支持开展“班列+”海关监管及“四港联动”、“区港联动”试点,实施铁路海关快速通关作业模式,落地海关“铁海E通”海铁联运自动化作业系统。6月10日,内陆港“铁海E通”1.1版已完成首票测试,18.14吨棉纱,2个标箱完成属地海关作业后通过铁路发往青岛港;自主开发跨境电商辅助申报系统,为国储三三四处、山东高速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申报操作繁琐、差错率高等问题。4月17日,泉城海关监管完成山东省首批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模式货物出口,在“班列+电商”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03
打造服务“高地”,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口岸物流拥堵、返程班列线路不足等问题,发挥属地监管便利化优势,引导企业优先采用转关模式,提高场所周转效率。主动送教上门,组成海关业务技术专家团队,赴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开展海关通关便利化措施面对面培训,指导企业科学设计场所运营模式;“定制”通关模式,开辟班列通关“绿色通道”,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联合班列运营平台为海尔、山东电建等重点企业开通目的地直达的“定制班列”。为费斯托、福士汽车等企业打造“铁路+公路”进口多程转关模式,确保货物及时投入生产;服务科学决策,对班列货源结构、进出口企业结构等进行分析,就班列货物附加值低、属地企业占比低等问题,围绕班列运营、政府补贴等政策调整向地方政府、企业发出海关声音。
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