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8条措施加快发展新型消费
发布日期:2021-08-13 15:38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重庆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加快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若干措施》,涉及28条“干货”。

一、加强消费新模式创新应用

1.丰富文创产品供给带动消费。支持创建数字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各级文博单位开发线上博物馆。允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益用于文博单位日常支出、征集藏品、提供公共服务等。

2.促进线上娱乐消费。加速发展网络视听,推进新兴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内容生产。鼓励打造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游戏游艺竞技赛事。

3.提升旅游智慧服务水平。支持利用信息新技术做好景区服务。鼓励社会资源建立旅游新型旅游众创空间。

4.扩大线上体育消费。支持体育电商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共同运营。鼓励举办各级智能体育大赛,带动终端产品销售。鼓励引入社会力量举办主题式节庆活动。

5.释放线上教育消费潜力。建设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区县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服务。鼓励开发在线教育金融产品。

6.抓好品牌展会促进消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展会落户重庆。支持举办特色农产品交易、火锅美食等各类展会。支持打造“智能智慧场馆”。

7.扩大“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范围。将“互联网复诊费”项目以及远程会诊项目、远程监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8.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鼓励市内跨境电商平台线上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电商企业建设出口商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支持推广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

9.支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对新开的品牌首店,择优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对引进企业择优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

10.促进免税消费扩围提速。支持市内外汇免税店做大做强。鼓励开发专供免税渠道的优质特色商品。鼓励企业(零售商店)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

二、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11.推进传统零售餐饮业创新转型。鼓励实体零售企业应用“社交电商”“直播带货”、小程序等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品牌餐饮企业建设形成“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电商平台”的产销模式。

12.继续开展汽车更新换代消费。鼓励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

13.推动家电产品优化升级。鼓励家电企业不断推出高质量差异化产品。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新一轮家电下乡活动。

14.鼓励发展绿色和智能消费。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和智能产品补贴计划。开展绿色商场(超市)示范创建。

三、促进消费新场景赋能提质

15.支持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对纳入支持范围的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建设片区,给予资金支持。

16.提档升级高品质商圈。对纳入支持范围的市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最高补助200万元。对纳入智慧商圈示范试点范围的城市商圈,最高补助100万元;对纳入示范试点范围的智慧城市商业综合体,最高补助50万元。

17.推动夜间经济集聚发展。对夜间经济核心片区,最高补助200万元。对夜间经济示范区,最高奖励100万元。  

18.培育文旅新型消费场景。对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型文旅消费场所,每年每个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扶持。

19.加快充电桩(站)建设布局。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20.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和应用示范。进一步降低5G基站运行电费成本。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多场景应用。

21.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建设消费品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22.支持发展智能化终端配送。对快递处理场所建设给予用地、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快递企业设立村级末端网点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23.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每年甄选10个由市场主体举办、主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较好的新型文旅消费主题活动,给予每个活动最高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

24.扩大节假日消费。鼓励依托重庆市内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支持城市公园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利用现有场地适当增加经营点位。鼓励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25.支持各类工会活动开展。鼓励基层工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组织职工赴重庆市内原贫困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开展文体活动。鼓励基层工会优先购买市内原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26.优化消费金融服务。鼓励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创新抵质押模式,打造自助式消费贷款平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27.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对新型消费业态实施“观察期”管理和“触发式”监管,提升信用监管容忍度。允许经营者无须取得营业执照即可从事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便民劳务活动。

28.简化证照办理。推行“一照多址”。对符合相应条件的餐饮服务直营连锁门店实行食品经营许可试行告知承诺制。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他山之石>>

重庆28条措施加快发展新型消费

市政府研究室 2021-08-13 15:38:14

日前,重庆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加快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若干措施》,涉及28条“干货”。

一、加强消费新模式创新应用

1.丰富文创产品供给带动消费。支持创建数字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各级文博单位开发线上博物馆。允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益用于文博单位日常支出、征集藏品、提供公共服务等。

2.促进线上娱乐消费。加速发展网络视听,推进新兴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内容生产。鼓励打造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游戏游艺竞技赛事。

3.提升旅游智慧服务水平。支持利用信息新技术做好景区服务。鼓励社会资源建立旅游新型旅游众创空间。

4.扩大线上体育消费。支持体育电商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共同运营。鼓励举办各级智能体育大赛,带动终端产品销售。鼓励引入社会力量举办主题式节庆活动。

5.释放线上教育消费潜力。建设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区县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服务。鼓励开发在线教育金融产品。

6.抓好品牌展会促进消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展会落户重庆。支持举办特色农产品交易、火锅美食等各类展会。支持打造“智能智慧场馆”。

7.扩大“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范围。将“互联网复诊费”项目以及远程会诊项目、远程监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8.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鼓励市内跨境电商平台线上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电商企业建设出口商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支持推广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

9.支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对新开的品牌首店,择优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对引进企业择优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

10.促进免税消费扩围提速。支持市内外汇免税店做大做强。鼓励开发专供免税渠道的优质特色商品。鼓励企业(零售商店)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

二、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11.推进传统零售餐饮业创新转型。鼓励实体零售企业应用“社交电商”“直播带货”、小程序等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品牌餐饮企业建设形成“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电商平台”的产销模式。

12.继续开展汽车更新换代消费。鼓励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

13.推动家电产品优化升级。鼓励家电企业不断推出高质量差异化产品。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新一轮家电下乡活动。

14.鼓励发展绿色和智能消费。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和智能产品补贴计划。开展绿色商场(超市)示范创建。

三、促进消费新场景赋能提质

15.支持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对纳入支持范围的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建设片区,给予资金支持。

16.提档升级高品质商圈。对纳入支持范围的市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最高补助200万元。对纳入智慧商圈示范试点范围的城市商圈,最高补助100万元;对纳入示范试点范围的智慧城市商业综合体,最高补助50万元。

17.推动夜间经济集聚发展。对夜间经济核心片区,最高补助200万元。对夜间经济示范区,最高奖励100万元。  

18.培育文旅新型消费场景。对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型文旅消费场所,每年每个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扶持。

19.加快充电桩(站)建设布局。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20.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和应用示范。进一步降低5G基站运行电费成本。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多场景应用。

21.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建设消费品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22.支持发展智能化终端配送。对快递处理场所建设给予用地、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快递企业设立村级末端网点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23.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每年甄选10个由市场主体举办、主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较好的新型文旅消费主题活动,给予每个活动最高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

24.扩大节假日消费。鼓励依托重庆市内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支持城市公园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利用现有场地适当增加经营点位。鼓励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25.支持各类工会活动开展。鼓励基层工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组织职工赴重庆市内原贫困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开展文体活动。鼓励基层工会优先购买市内原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26.优化消费金融服务。鼓励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创新抵质押模式,打造自助式消费贷款平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27.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对新型消费业态实施“观察期”管理和“触发式”监管,提升信用监管容忍度。允许经营者无须取得营业执照即可从事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便民劳务活动。

28.简化证照办理。推行“一照多址”。对符合相应条件的餐饮服务直营连锁门店实行食品经营许可试行告知承诺制。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编辑:姚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