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营商环境>营商指标>执行合同>案例展示
历城区法院金融团队积极化解金融矛盾
发布日期:2021-08-17 15:30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历城区法院金融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落实多元解纷的理念和法院诉前调解的规定,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作用,切实将司法为民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众所周知,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中,金融类案件的调解率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这类案件的被告由于在外欠款较多,对诉讼程序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大部分案件都是缺席审理;并且原告作为金融机构,其调解的权限和范围都有限制,所以在司法实务中,金融类案件的调撤率都不是很高。在2021年7月,历城区法院金融团队共立案32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16件,调撤比达到了50%。

案例一: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历城支行诉史某、李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在诉前调解阶段,金融团队联系到被告,被告表示对借款的事实没有异议,但因为疫情的原因造成了逾期还款,原告要求其一次性还借款本金二十多万元,实在无力偿还,如果房子被法院依法拍卖,其生活压力就会更大,所以要求法院主持调解。在了解到案件的详细情况后,调解员多次与原、被告进行沟通交流,释明疫情期间的法规政策,劝说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考虑,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近日在东郊法庭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于当日出具调解书,本案调解结案。

案例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历城支行诉刘某信用卡纠纷一案,金融团队在诉前调阶段积极联系被告,原告虽然提供了被告的电话号码,但被告拒接电话,后调解员与被告的母亲取得联系,通过其母亲的劝解,被告主动与法院取得了联系。被告对借款的事实没有异议,虽然欠款数额较小,但其个人没有能力还款,希望通过法院与原告和解。调解员通过和原告沟通,为被告争取了一个较长的还款期限,2021年7月21日被告将所欠款项全部还清,案件在诉前调阶段以原告撤诉结案。

案例三:

山东省鲁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刘某、徐某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被告刘某称虽然当时借款合同是其和妻子徐某签的,但该笔借款其未使用,实际用款人是徐某的妹妹,其认为谁用钱谁还,其不该也无力偿还。法院通过调解员向其释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务中的处理意见,刘某表示其可以归还一半欠款。调解员又积极和原告及徐某的妹妹积极沟通协商,被告终于在2021年7月21日将所欠款项全部还清,案件在诉前调阶段即撤诉结案。

在每一件金融类案件结案的背后,是金融团队和特邀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体现了每一名法律人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业务素养。金融团队高效务实的审结这类案件,为防范金融风险,服务保障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