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顺应人才发展趋势变化,积极适应人才体量大、经济业态多、人员流动快等特点,着眼于解决好人才底数不清、分布不明、供需难匹配、对接不精准等矛盾问题,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全域化、一体化、智慧化人才数据中心,用“数聚才智”“人才地图”“精准服务”支撑“强省会”建设智慧前行。
一、贯通数据,权威摸清“人才底数”
为赋能产业提质升级,破解人才多、分布广、流动快等人才管理方面的痛点,加快推进大数据在人才工作领域的多效运用和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增值赋能。创新 “零人工”参与的人才数据统计调查模式,打通公安、社保等部门间人才数据孤岛,对接学信网、国家职业资格网、全国专技证书系统等权威网站认证数据接口,构建人才鉴定模型,全过程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全市人才资源进行精准全面盘点,确认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为243.44万。人才大数据为人才精准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各项人才服务业务实现了“由纸入云”,一网通办、一键办理、指尖办理。
二、衔接供需,深入推进“产才对接”
为解决供需错配和结构性矛盾这一产业引才的“卡脖子”难题,数据中心以真实地图为依托,绘制 “产业人才地图”,形成可视化供需对比,直观展现产业人才结构性矛盾、错配状况及紧缺指数,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引才。瞄准人才缺口,对接学籍网数据,构建“济南学子库”,精准掌握济南籍高校毕业生在全国的分布信息,超前布局引才资源,实现了供需引联动分析。据数据中心统计数据,近三年共有65.6万名毕业生来济就业或落户,引进“双一流”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4.4万人、硕士学位以上青年人才4.9万人。
三、整合资源,服务人才“一键直达”
聚焦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加快推进人才数据多维运用,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一是聚焦高层次人才服务,在全国率先以虚拟人才卡代替传统实体卡,为高层次人才自动配发象征人才身份、兼具扫码功能的“泉城人才服务金卡”,累计发卡达到2710张。配套建成了支撑整套服务流程的后台服务系统,服务金卡可提供绿色就医、旅游健身等绿色通道服务和27家市场服务主体796个服务端专属服务。高层次人才享受“金卡”绿色通道服务累计4381人次。二是聚焦优化再造服务流程,依托人才大数据推动人才信息与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人才大数据自动核验比对人才的社会保险、学历学位、专业技术等个人信息,避免人才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重复填写基本信息,减少上传材料。基于人才自身标签,智能匹配和推送符合人才自身特点和条件的职位、人才政策等个性化信息。建成了涵盖387万人才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职称证、技能证书等基础证明材料的电子证照库,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身份、资格互认,推进人才业务“零跑腿”“一网通”。三是聚焦延伸指尖服务,建成了集济南人才网、济南人才微信服务号、济南人才APP为一体的移动端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功能线上统筹、服务流程按需定制、服务需求智能匹配,将人才服务延伸到“指尖”,济南人才APP与济南人才网实现申报业务数据同步,人才业务信息一键推送、人才项目材料一键提交、 办理结果一键查询。
编辑:朱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