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文明故事 打造温暖钢城
发布日期:2022-10-18 09:47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彰显着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钢城区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帮手”志愿服务等品牌,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让文明成为助推钢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好帮手”志愿服务年年红

钢城区一直十分重视通过志愿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破解社会治理难题。2021年1月,钢城区成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并建成了中心、所、站三级架构。当年5月,钢城区创新性地提出了“好帮手”志愿服务,通过不断深入探索,从最初以公共交通劝导为主,拓展延伸到环境保护、扶弱济困、心理疏导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让其成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品牌。

今年3月3日,钢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帮手”志愿服务年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按照每月突出一个主题的原则,由各责任单位结合各自业务认领志愿服务活动,并制定了2022年“好帮手”志愿服务月度主题行动计划表,实现了志愿服务天天见、月月显、年年红。

此外,“好帮手”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充分利用“幸福钢城”APP的群众点单、志愿服务接单功能,紧贴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送去贴心实惠的服务。

品牌服务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今年6月15日,钢城区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帮手”志愿服务创投项目签约仪式。仪式上,区委宣传部分别与4家志愿服务组织签约,钢城志愿者协会的“陪你一起变老”、钢城区蓝天救援队的“第一响应人”、钢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携手童行 百炼成钢”、艾山街道公益协会的“邻里守望关爱行动”等项目成为钢城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帮手”志愿服务创投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已经组织了9次不同主题的活动,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活动涉及环保清洁、敬老助弱、参观体验、现场实践等。”钢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李丛说。

近年来,钢城区以志愿服务项目签约为契机,推动志愿服务向项目化、长效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带动了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见真情、在服务中践初心。

在里辛街道,“李欣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名字。里辛街道组建了一支由35岁以下年轻干部组成的青年团队,取名“李欣欣”,与“里辛”二字谐音。“李欣欣”们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今年5月,“李欣欣”们专门为黄家洼村拍摄制作了一条名为“里辛街道李欣欣邀您共赏油菜花田”的短视频,让黄家洼村成为“五一”假期的网红打卡地,给村里带来了不少的人气。

汶源街道洪沟社区成立了党员电动车—直通车志愿服务队,整合社区民警、物业服务等资源力量,叫响“红色物业”“马上服务”等品牌,树立“一个电话马上到”的服务理念,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凡人善举共筑“有爱之城”

今年9月5日,钢城公交公司驾驶员邹忠海驾驶317路公交车行驶至鲁百超市路口时,发现一辆私家车自燃,他马上打开双闪停车,拿起车上的灭火器就冲上前去灭火。从发现火情到灭火,前后不到10分钟,私家车没有太大损失。“我当时就想着赶紧灭火。着火车辆离周围商铺非常近,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也很多,要是真的起火爆炸会非常危险。”邹忠海说。

邹忠海的行为只是钢城区“凡人善举”的小小缩影。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带动周边残疾贫困户200余人实现精准脱贫的赵京胜;资助贫困生20余人,直接捐款达2万元,组织捐款超过10余万元的王平;悉心照料患病老人,用爱心和孝心演绎人间真情的王涛……在钢城,这样的“好人”不胜枚举。

据了解,钢城区2022年度“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过基层推荐、组委会评审等环节,2期“钢城好人榜”共有20人上榜,其中3人登上“济南好人榜”。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是钢城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钢城区不断探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展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全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文化滋养文明之花绽放

9月24日晚,随着钢城区西当峪剧团在颜庄街道澜头村演出的落幕,钢城区2022年度“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圆满收官。从8月8日至9月24日,钢城区10个艺术剧团共完成演出230场,“送戏下乡”工作演出覆盖率达到100%。

近年来,钢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以“一村一年一场戏”为基本内容的戏曲进乡村工作形式不断创新,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当前,在“书香钢城”建设的引领与号召下,钢城市民的阅读热情高涨。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9月8日,钢城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对照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建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馆藏图书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历史、社会科学等22大类近20万册。

在汶源街道沙岭子村新建成的农家书屋里,经常有村民前来读书学习。除了种植方面的技术类书籍,书屋还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童话、绘画等书籍。为了让文化惠民更加贴近百姓、深入基层,钢城区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搭建读书交流平台,让农家书屋成为美丽乡村的文化新地标。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并根据村民的需求为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年更新书籍26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各街道农家书屋的藏书量。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