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这是今年前8个月,济南外贸进出口的同比增长速度,在众多经济指标中,算是增速最快的,在稳增长的当下,显得异常可贵。
济南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这一增速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外贸进出口超常规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一般而言,像济南这样的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相比,外贸本是劣势。
然而,济南正在沿海城市擅长的领域做出异样的业绩,那么,背后的推动因素在哪里?
内陆城市外贸跑赢平均增速
济南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努力开拓发展的活力源泉,开放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经济更加活跃。
进出口贸易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2021年,济南进出口总额300.3亿美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长11.5%。出口总额181.9亿美元,是201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2%。
这是一个跑赢平均速度的增速。济南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2.22亿元,为2012年的2.15倍。
高璐是泉城海关特殊区域监管二科的副科长,2013年,她正式成为一名海关关员,见证了济南外贸快速增长的十年,她说:“背后的推动力是营商环境改善推动的产业结构高质量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出口巨变
高璐至今清楚地记得,她入职的那一年,也就是2013年,济南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联合验收,由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开启了扩大开放,促进外贸发展的新征程。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最高形态,是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济南综合保税区虽然身处内陆,但企业通过整合适用进口设备入区免税、货物区内保税、出口货物入区退税等优惠政策快速发展,区内纺织服装、集成电路、保税物流产业发展逐渐规模化。
这种转变正是济南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如今的济南,工业结构早已不是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点从出口数据中可窥一斑。
泉城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济南市出口机电产品661.8亿元,增长60.8%,占出口值的56.4%。同年,济南外贸进出口总值1944.2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出口1174.1亿元,增长55.6%。
也就是说,2021年,济南机电产品出口同样跑赢了平均增速。
政策调整为综保区打了一剂强心针
成立之初的济南综合保税区为地方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全球经济形势随时变化,也曾有过国外市场增长承压、企业出口订单下滑、区内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情况。以“两头在外”为着眼点的综合保税区政策逐渐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019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迎来了转折点,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发展目标和21条改革举措。
“这些措施着力解决综合保税区现存的问题瓶颈,引导综保区培育新业态,提升综合保税区的开放水平。”高璐说,“21条”的推出为济南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四自一简”、简化进出区、便利货物流转、委托加工等举措逐步惠及济南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报关成本下降,物流便利性增加,区内剩余产能释放,综保区内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手把手教企业增加500余万元利润
2020年,济南综合保税区落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我记得,当时区内的防护服生产企业——济南赛奇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希望拓展国内销售市场,但是受疫情影响国外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复产复工压力特别大。”高璐回忆说。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济南市口岸物流办、泉城海关等部门多次对接企业诉求,研究了多种业务类型后,大胆地建议企业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
为了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他们从企业经营模式变化、国内料件采购、成品内销流程、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帮助企业做了传统经营模式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模式的差异对比,开展成本核算,手把手指导企业办理试点申请、账册备案。
结果,该企业当年销售规模就快速增长,试点政策还为企业节省内销关税400万元,降低报关成本30万元,获得退税超过100万元。这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530万元的利润。
自贸区获批,新项目如下饺子
随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为了更好地发挥综保区在自贸试验区中“试验田”作用,山东省进一步推动申建了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内的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
2020年8月27日,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验收,济南进入双综保区时代。时间进入2021年,综保区政策红利加速释放。1月,“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保税展销辅助监管系统”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获得海关总署备案;2月8日,“链上自贸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5月,济南海关关区首个保税研发项目——壹瑞特人工肝项目落地并完成首批测试用细胞进区;6月,济南浪潮云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辖区内开展综保区保税维修企业增长至3家。
10月26日,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在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正式开展,乐购仕(Laox)跨境电商中国区中心仓落地济南;11月,试点“区港通”监管方式,支持中欧班列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内集拼,创设“入区退税+区内集拼、申报+卡口联动”一体化作业流程……
从4.37亿元到400亿元的跨越
“以上每一项工作和成绩都凝结了我们海关人的智慧和汗水。”高璐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济南综合保税区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区内企业数量由建立之初的几十家逐渐增长至400余家。区内业态由简单加工、保税物流逐步扩展出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高璐记得,济南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2014年仅为4.37亿元,2021年,两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已突破400亿元。
今年4月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综合保税区营商环境。
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