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与起步区联动发展“可圈可点”
发布日期:2022-11-04 09:41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前不久,起步区比亚迪项目启动招工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比亚迪是起步区的重点项目,用工需求量大,面临着不小的招工压力。作为起步区紧密协作区的济阳区回河街道迅速跟进,协助比亚迪、京东物流园等起步区内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目前已帮助招工500多人。

回河街道为比亚迪等企业招工,是济阳区全面对接起步区、与起步区协同联动发展的缩影。

今年以来,济阳区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加速融入起步区大格局”的目标,坚持把起步区作为牵引济阳未来发展的最大势能,主动“对接起步区、服务起步区、融入起步区”,与起步区联动发展“可圈可点”、成效斐然。

真对接 高位推动高频联动 联系对接常态化

围绕加速融入起步区,济阳区加强与起步区的全面对接,两区互动紧密活跃,各项工作开展紧锣密鼓。

10月12日,起步区相关负责同志到济阳区调研时指出,起步区和济阳区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等方面深入对接、融合发展,做到功能互补、产业互补、优势互补,形成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年初,济阳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就迅速行动,正式拉开协同联动的序幕:2月8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程前往起步区对接相关工作,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为两区蓄势为新、聚力突破,共享建设成果和发展红利奠定良好开端。

此后,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又多次到起步区对接工作,并通过召开G220快速路改造方案汇报会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系沟通,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对接相关事宜。

区人大常委会到起步区的崔寨、孙耿、太平街道,每年召开两次“迷你人代会”,通报济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3个街道的62名人大代表作履职发言,围绕济阳区与起步区联动发展建言献策;区政协把“加速融入起步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协商课题活动开展到起步区的崔寨、孙耿、太平街道,搭建起两区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桥梁。

与此同时,济阳区与起步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六大专班,统筹协调在项目招引、规划衔接、产业布局、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点工作,确保两区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对接起步区发展规划,研究谋划建设起步区紧密协作区,即将回河、济北、济阳三个街道211平方公里范围作为协同联动发展区,其中回河片区作为紧密协作区,全方位服务起步区建设。将回河片区的综合开发列为全区头等大事,目前已制定《起步区—紧密协作区协同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有轨电车(济阳段)工程迅速推进,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80%,预计年底主体完工。紧密对接起步区黄河大道,启动实施国道220线改线及快速路改造工程,目前已确定规划设计方案,等高打造“百里穿城长廊”。

真服务 聚焦所需全力服务 按下联动发展“加速键”

济阳坚持以服务起步区来融入起步区,立足“起步区所需,济阳区所能”,积极主动为起步区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济阳对济北开发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发展空间、产业定位、基础配套等精准优化,为服务起步区项目上下游企业落户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比如,作为比亚迪项目配套企业,总投资1.4亿元的东风李尔等6个项目于8月17日正式签约入驻济阳万海科创产业园。项目落户后,济阳协助项目方加快厂房建设进度,做好服务协调保障,帮助办理立项和环评手续,预计近期厂房建设完成并陆续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年底将实现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30亿元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

济阳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主动为起步区建设提供生产生活、人才服务等保障,积极构建跨区域协同“服务圈”,在更广领域运筹要素、共享配套。同时,探索与起步区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连接和数据共享,为广大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真融入 等高规划同频共振 联动发展再开新局

联动发展成效初显,融入步伐快马加鞭。

加快空间规划融入。对标对表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紧密接轨起步区崔寨、孙耿太平、临空三个直邻组团,统筹完善国土、城镇、交通等规划,加快编制《起步区—紧密协作区协同发展规划》。

加快产业发展融入。聚焦产业协同发展,与起步区在产业发展上相融互补。承接一批起步区外溢性或服务保障性产业;支持辖区企业融入起步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借势打造起步区产业协作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加快支撑平台融入。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举全区之力加快济北开发区建设。探索建立两区共建园区的战略合作机制,谋划启动一批引爆性、引领性及基础配套项目。

加快交通路网融入。加快推进黄河大道北延、国道220线快速路改造、济太路对接、回孙路提升等项目,配合做好济滨高铁、济南绕城大北环、有轨电车、起步区—济阳商河快速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同时,全面对接起步区“1+4+16+N”交通规划体系,做到交通网络等高规划、同步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济阳正以更加精准的定位、更加周到的服务、更加有力的举措加速融入起步区,谱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