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四化协同”打造“近悦远来”良田沃土
发布日期:2022-12-14 09:21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营商环境,影响着市场主体的投资决策,是关乎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今年以来,市中区紧扣“21234”工作体系,瞄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最简审批为企业减压力,以最惠政策为企业增动力,以最优服务为企业添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从拼政策、比服务向优生态跨越迈进,将市中区打造成为宜商、宜业、宜居的一方沃土,让金牌营商环境的招牌熠熠生辉,为建设活力品质强区凝聚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 高标定位 “小切口”破题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来市中·好办事”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市中好办事”创新指尖办事新模式获全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政务服务智慧审批场景第一名;实现全省首个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沿黄省会城市工程建设领域的协作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标;市中法院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直播法院”,被省法院推荐至最高法参加“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评选;政府采购工作获评全省购买服务改革联系点;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对市中区金牌教育“双减”工作进行报道……市中区点滴创新从“小切口”破题、“细微处”用功,“以点带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驱动,“优”无止境。在此基础上,市中区以一项项创新举措,给这座城区的营商环境“添砖加瓦”。具体而言,市中区推进人才教育战略,创建“合育人、向未来”教育品牌,构建“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新体系,获评首批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在全市率先建成“电热水气”共享社区、率先上线“企业空间”智能提醒功能;全区部门、专班、街办、社区“四位一体”推进“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打造“倾听·‘语’企相约”会客厅企业服务品牌;开展信用增值“点金行动”,为招投标企业量身定制“一对一”信用修复服务机制;制发《市中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率先实施科创金融推动主导产业融合发展。

审批“瘦身” 效能提速 “精减简”擦亮“来市中·好办事”服务品牌

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向来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市中区始终把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在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上不断发力,通过减时限,让企业开办全流程由半天压缩至最快75分钟,企业注销由2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65分钟;通过减费用,发放“企业开办大礼包”,免费提供税控盘、印章、寄递服务,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50余万元;通过减跑动,创新指尖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微信端即可完成市场准入、公安刻章、银行开户、远程踏勘等事项“一链办理”。

有温度的服务,更要在流程设置上下功夫。市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注销“一窗通”,由“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实现8个事项即时注销。此外,该区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56类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制发、同步亮证、同步共享,减免申报材料1.5万份。

服务“加码” 强化保障 打造公平有序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就要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市中法院小额诉讼适用率为30.95%,居全省法院前列;建设全市首个在线“综合调解平台”,形成“1133”多元解纷模式;出台执行预罚款、预拘留、预纳入失信、预追究拒执罪制度,加大执行威慑,相关案例入选山东省“诚信兴商”十大执行典型案例;打造“小柿暖心办”诉服品牌,推广智能诉状、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智能化应用,建成24小时法院,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综合性暖心服务……市中区各级各部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细胞,市场主体充满活力,经济发展才会生机勃勃。市中区坚持服务暖企、政策惠企,推进出口退税无纸化审核,办理退税额比例达99.39%,平均出口退税办理时间缩短为2个工作日内,让出口企业享受“极简审批”退税“加速度”。同时,出台《市中区促进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针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及平台等制定鼓励政策。

为进一步破除企业发展“隐形壁垒”,市中区坚持联动助企、创新兴企,推进市中区与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战略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业务实现“材料最筒、时限最短、即来即办、现场办理”,实行政务服务评价现场“一次一评”制度,满意度达100%。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