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印发《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将其中“主要任务”摘要如下。
一、实施国际活动提升工程
1.打造国际会展中心。通过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中英氢能产业合作论坛、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际展会,进一步策划引进国际文化旅游、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一批国际展会,提升郑州国际会展知名度。加快中铁会展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型智慧展馆。
2.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积极引进世界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申办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苏迪曼杯)、WTT世界杯总决赛、WTA郑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全国青年运动会、全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马拉松、郑开马拉松、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谋划东盟国际运动会在郑举办,谋划武术品牌赛事。引进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世界和全国顶级电竞赛事,打造以电竞为主题的潮玩专线,与文化旅游、步行街、夜间经济中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空间深化联动。吸引更多国内外选手来郑参赛,将我市打造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
二、实施口岸经济引领工程
3.打造口岸消费中心。发挥郑州航空港区口岸体系齐全优势,深化汽车、肉类、邮政、水果等9大功能性口岸与跨境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物流、贸易、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的口岸经济生态链,丰富国际品质进口商品供给。加密国际航班到达班次,争取航空口岸过境人员144小时免签政策落地,大力发展“免税经济”“退税经济”,加快在口岸、机场布局免税店,探索“消费+登机预办”一体化试点,吸引国际游客来郑消费旅游,打造国际知名口岸消费中心。
4.打造国际跨境电商集散中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依托中大门、万国优品、百福国际等跨境电商优势企业,发挥国际陆港优势,以药品零售、美妆为重点,打造以郑州航空港区和郑州经开区为核心的国际跨境商品集散中心。推动直播电商等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直播电商基地。
三、实施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
5.打造黄河历史文化消费中心。以“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为主题,打造沿黄文化产业带,建设“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商代王城等三大文化核心展示区。以中国功夫体验旅游、中国古都文化旅游、丝路文明旅游、黄河文化旅游等为重点,加快向海外推介以“山·河·祖·国”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拓展旅游消费区域,增加5A、4A级旅游景区数量,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6.提升“夜经济”消费。推出一批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项目,培育郑州夜经济活动品牌,打造“夜郑州”消费地标,打造一批夜经济消费街区。支持方特欢乐世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景区,打造郑州“夜经济”特色品牌。
7.提升特色餐饮消费。加强特色美食文化宣传推广,完善特色美食标准体系,推动“郑州烩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黄河大鲤鱼”“烩面”“胡辣汤”等特色美食传统技艺传承和保护;引导餐饮潮流化发展,积极推进美食街建设,打造国际美食名城。
8.提升特色康养消费。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疗集团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医疗品牌、管理品牌,在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领域共建高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项目。
9.提升国际化教育功能建设。大力引进国际名校在郑联合办学,建立多元化学生互动双向渠道,打造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四、实施郑州制造出海工程
10.支持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支持一批制造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1.打造国际速冻食品产供中心。发挥我市食品加工业优势,扩大我市速冻食品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郑州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打造国际速冻食品产供中心。
五、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工程
12.打造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实施“1+8”郑州都市圈建设,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郑州都市圈文旅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完成米字形高铁网建设,扩大高铁网络覆盖范围。实施郑州至许昌市域铁路、S312沿黄大道等重点交通工程,深化郑州都市圈城市直连直通,吸引周边景区的国际游客到郑消费旅游,打造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
13.打造特色商业名街。规划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风格各异、规范有序的特色商业街区,挖掘城市文化元素,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形成国际游客旅游、购物、娱乐的打卡地。推进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和豫园回豫项目落地,支持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天下收藏文化街、中原金街、海汇港、龙湖里等一批商业街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商业名街。
14.打造国际品牌首选地。鼓励国际知名商业企业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开设直营门店,形成国内外高端品牌集聚效应,不断提高中高端品牌的投放首位度。
六、实施国际消费基础强化工程
15.强化机场门户功能。推进机场三期建设,以亚太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国际客运航线,持续加密国际国内货运快线。用好第五航权,争取第七航权,积极承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论坛品牌,进一步吸引全球航空资源向河南聚集。
16.推进“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完善“一枢纽、四通道”战略布局,开展中欧班列运邮和运贸一体化业务,打造海外集疏分拨网络,不断扩大消费品进出口规模。
17.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全面推进空、陆、网、海“四位一体”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贾鲁河沿线重要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沿线港口的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建设我市通江达海国际新通道,不断提升“一单到底、通达全球”的集疏通达能力和综合运营效益。
七、实施国际组织引进工程
18.加强国际组织引进。推进欧盟中部中心、东盟合作中心、马来西亚商贸服务中心、中拉经贸合作平台、保加利亚旅游部郑州代表处等国际组织落户郑州,形成国际机构集聚新优势。
八、实施国际消费融合创新工程
19.推进零售业创新转型。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门店,引进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运用直播、短视频、社群营销等数字化手段拓展线上业务,打造一批智慧市场、智慧商圈、智慧集市、智慧商店。支持电子商务平台赋能商业主体,实现网订店取、数字化营销、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等。引入元宇宙服务商,探索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虚拟现实商城体验店、虚拟试衣间、虚拟家居体验馆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九、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改善工程
20.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对接。进一步提升外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继续推动降低外贸企业营商成本,清理规范口岸收费,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国际物流畅通,助力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21.健全国际化城市环境。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城市英语标识和外语咨询体系,加强窗口单位、公共场所的外语信息服务。以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企业为重点,加强国际礼仪、多语言、文化素养等服务技能培训,提升城市人文形象。
22.营造诚信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维护线上线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违法行为。健全消费维权体系,畅通和拓宽消费者投诉热线,建立统一、便民、高效的消费投诉和联动处理机制。
(来源:郑州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研究室 2022-03-16 10:40:57
近日,郑州市印发《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将其中“主要任务”摘要如下。
一、实施国际活动提升工程
1.打造国际会展中心。通过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中英氢能产业合作论坛、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际展会,进一步策划引进国际文化旅游、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一批国际展会,提升郑州国际会展知名度。加快中铁会展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型智慧展馆。
2.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积极引进世界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申办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苏迪曼杯)、WTT世界杯总决赛、WTA郑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全国青年运动会、全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马拉松、郑开马拉松、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谋划东盟国际运动会在郑举办,谋划武术品牌赛事。引进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世界和全国顶级电竞赛事,打造以电竞为主题的潮玩专线,与文化旅游、步行街、夜间经济中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空间深化联动。吸引更多国内外选手来郑参赛,将我市打造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
二、实施口岸经济引领工程
3.打造口岸消费中心。发挥郑州航空港区口岸体系齐全优势,深化汽车、肉类、邮政、水果等9大功能性口岸与跨境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物流、贸易、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的口岸经济生态链,丰富国际品质进口商品供给。加密国际航班到达班次,争取航空口岸过境人员144小时免签政策落地,大力发展“免税经济”“退税经济”,加快在口岸、机场布局免税店,探索“消费+登机预办”一体化试点,吸引国际游客来郑消费旅游,打造国际知名口岸消费中心。
4.打造国际跨境电商集散中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依托中大门、万国优品、百福国际等跨境电商优势企业,发挥国际陆港优势,以药品零售、美妆为重点,打造以郑州航空港区和郑州经开区为核心的国际跨境商品集散中心。推动直播电商等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直播电商基地。
三、实施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
5.打造黄河历史文化消费中心。以“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为主题,打造沿黄文化产业带,建设“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商代王城等三大文化核心展示区。以中国功夫体验旅游、中国古都文化旅游、丝路文明旅游、黄河文化旅游等为重点,加快向海外推介以“山·河·祖·国”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拓展旅游消费区域,增加5A、4A级旅游景区数量,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6.提升“夜经济”消费。推出一批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项目,培育郑州夜经济活动品牌,打造“夜郑州”消费地标,打造一批夜经济消费街区。支持方特欢乐世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景区,打造郑州“夜经济”特色品牌。
7.提升特色餐饮消费。加强特色美食文化宣传推广,完善特色美食标准体系,推动“郑州烩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黄河大鲤鱼”“烩面”“胡辣汤”等特色美食传统技艺传承和保护;引导餐饮潮流化发展,积极推进美食街建设,打造国际美食名城。
8.提升特色康养消费。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疗集团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医疗品牌、管理品牌,在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领域共建高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项目。
9.提升国际化教育功能建设。大力引进国际名校在郑联合办学,建立多元化学生互动双向渠道,打造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四、实施郑州制造出海工程
10.支持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支持一批制造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1.打造国际速冻食品产供中心。发挥我市食品加工业优势,扩大我市速冻食品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郑州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打造国际速冻食品产供中心。
五、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工程
12.打造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实施“1+8”郑州都市圈建设,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郑州都市圈文旅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完成米字形高铁网建设,扩大高铁网络覆盖范围。实施郑州至许昌市域铁路、S312沿黄大道等重点交通工程,深化郑州都市圈城市直连直通,吸引周边景区的国际游客到郑消费旅游,打造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
13.打造特色商业名街。规划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风格各异、规范有序的特色商业街区,挖掘城市文化元素,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形成国际游客旅游、购物、娱乐的打卡地。推进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和豫园回豫项目落地,支持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天下收藏文化街、中原金街、海汇港、龙湖里等一批商业街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商业名街。
14.打造国际品牌首选地。鼓励国际知名商业企业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开设直营门店,形成国内外高端品牌集聚效应,不断提高中高端品牌的投放首位度。
六、实施国际消费基础强化工程
15.强化机场门户功能。推进机场三期建设,以亚太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国际客运航线,持续加密国际国内货运快线。用好第五航权,争取第七航权,积极承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论坛品牌,进一步吸引全球航空资源向河南聚集。
16.推进“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完善“一枢纽、四通道”战略布局,开展中欧班列运邮和运贸一体化业务,打造海外集疏分拨网络,不断扩大消费品进出口规模。
17.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全面推进空、陆、网、海“四位一体”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贾鲁河沿线重要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沿线港口的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建设我市通江达海国际新通道,不断提升“一单到底、通达全球”的集疏通达能力和综合运营效益。
七、实施国际组织引进工程
18.加强国际组织引进。推进欧盟中部中心、东盟合作中心、马来西亚商贸服务中心、中拉经贸合作平台、保加利亚旅游部郑州代表处等国际组织落户郑州,形成国际机构集聚新优势。
八、实施国际消费融合创新工程
19.推进零售业创新转型。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门店,引进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运用直播、短视频、社群营销等数字化手段拓展线上业务,打造一批智慧市场、智慧商圈、智慧集市、智慧商店。支持电子商务平台赋能商业主体,实现网订店取、数字化营销、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等。引入元宇宙服务商,探索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虚拟现实商城体验店、虚拟试衣间、虚拟家居体验馆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九、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改善工程
20.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对接。进一步提升外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继续推动降低外贸企业营商成本,清理规范口岸收费,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国际物流畅通,助力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21.健全国际化城市环境。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城市英语标识和外语咨询体系,加强窗口单位、公共场所的外语信息服务。以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企业为重点,加强国际礼仪、多语言、文化素养等服务技能培训,提升城市人文形象。
22.营造诚信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维护线上线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违法行为。健全消费维权体系,畅通和拓宽消费者投诉热线,建立统一、便民、高效的消费投诉和联动处理机制。
(来源:郑州市政府网站)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