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学雷锋恒定是文明社会的主旋律。雷锋精神的内核就是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这也成为支撑城管工作的不竭动力。
打造“日清日新、洁净有序”全国一流的城市环境,需要全市两万多名环卫工人日复一日时刻奉献在路上,需要全市城管执法者克己奉公维护秩序;做城市“大管家”、市民“好家政”,更是全市城管人用爱岗敬业书写出的城管新形象。可以说,济南城管系统的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一个事件一个事件被代代传承下来的,同时涌现出许许多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最美践行者。
李赐杰 担当作为传承雷锋精神
3月4日,市城管执法支队第一党支部联合支队女子突击队、媒体记者、天桥区城管局机关党支部、直属中队党支部、中交二公局等6家“圆桌支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走进天桥区泺口街道办事处北闸子社区安益敬老院,开展贯彻《山东省志愿服务条例》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圆桌支部”党建联盟志愿服务队不仅向敬老院老人捐赠了被褥、床单、枕头,老年人纸尿裤、防疫消杀物品、牛奶、水果等爱心物资,而且还帮助老人们维修护栏、座椅,对敬老院院落环境进行清扫和提升,为老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
能够短时间促成这次志愿服务的背后,正是济南城管执法支队基层执法骨干李赐杰的精心策划。一直以来,他始终在本职工作中用担当作为传承雷锋精神。2019年2月,他被山东省建设工会表彰为2018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齐鲁最美建设职工”。
提到李赐杰,人们都交口称赞,他的敬业在支队是有名的,是单位里有名的“工作狂”,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可以说,只要工作需要,对于他来说就没有休息时间。2021年,济南城管执法支队组建渣土整治专班“霹雳组”,他担任组长,白天带领执法队员巡查在建工地,查处不文明施工等违法行为,夜间带领执法队员整治渣土车辆违法行为以及施工噪声扰民,强烈的使命感使他舍小家顾大家,带领执法队员一同巡查,一同盯岗,常常工作到深夜。同事们都说,他就是一位钢铁战士,永远不知疲倦,用无声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位队员,凝聚着队员的心。
“一面党旗,一支先锋队”,一句话语,“我是党员我先上”。每年中高考期间,他所在的中队都提前进行“静音护考”行动,主动对辖区考场及学校周边的施工工地进行检查,避免施工对考生产生噪音影响,同时还积极协调济南二中、学生家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人大代表、辖区执法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取得了市民的点赞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杨琳 做本分事持平常心
3月3日,济南市城管局城肥清运 管理 一处机械 化清 除队女子清疏班班长杨琳荣获山东好人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杨琳都以满腔的热情践行雷锋精神,积极投身到城肥清疏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谱写着自己青春的壮丽诗篇。
疾风骤雨,她主动出击,巡查清疏重点,排除冒溢隐患;每当除夕,她坚守岗位,万家团圆时刻,解决居民所急。工作中,她充分发挥“绣娘”精神,带领女子班姐妹对传统城肥清疏问题梳理破解,总结出一套包含一“服务”、二“勤奋”、三“标准”、四“协调”、五“必访”在内的“杨琳工作法”。从细处着手,她创新了为民服务十个“一点”,制作化粪池清疏规范化手册,绘制化粪池管网图,促进清疏服务标准有了质的提升,打造了和谐、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工作之余,她还带领班组姐妹深入辖区帮扶独居老人,将大爱延伸。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杨琳经常性登门走访辖区居民,了解辖区群众困难,当得知辖区90多岁的岳秀云老人,平日里独自居住、生活不便时,杨琳的心中就多了一份牵挂。自2013年起,她与老人结对子进行帮扶关爱,休息日,会到老人家中,打扫卫生、聊聊家常。每逢佳节,杨琳和女子清疏班的姐妹们陪老人一同过节,送上慰问与关爱。
张继亮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青春
继“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释秀武之后,济南市机械化清扫大队又传承出一批新典型,现任第四作业中队副中队长的张继亮就是其中一位。
在领导眼中,他是大队职工学习的标杆;在同事眼中,他是天天都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在保洁员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工作5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不断追求进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与追求,彰显出了一名机扫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转业到济南市城管局机械化清扫大队,自此穿上城管蓝,一套制服代表的是一份责任。从事道路保洁多年来,他坚持发扬“舍得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奉献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多年来,他保持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以勤奋好学、政治合格、作风过硬、拼搏苦干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为城管环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度被评为“新时代泉城最美青年”,同年还被评为2020年度济南市“最美志愿者”先进典型。
环卫工作脏、苦、累是众所周知的,而道路保洁工作更是365天,连节假日、双休日也没有。冬天迎着风雪扫,夏天顶着雷雨干,其中的苦与累不言而喻。然而,就是这样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张继亮却很快适应了,而且干出了成绩。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虽然我不穿军装了,但我不能给军人抹黑。”对待城管工作显著的特点就是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他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以一名党员、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安排、尽职尽责,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早上4:30前到岗到位,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工作中,他敢于创新,针对实际工作,探索全新的道路保洁新模式,创新道路保洁新方法,大力推进了精细化保洁作业水平的提升,达到道路保洁标准、质量、成绩“三提高”的目标。
吕修军 把助人为乐当成日常
吕修军,市城肥二处天桥清疏大队一线清疏工,1996年参军入伍,1998年入党,2010年复退转业到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现任天桥清疏大队一线班组长,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环卫工人”“济南榜样”“齐鲁最美环卫职工”“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市新冠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济南最美职工”。
善于总结的岗位标兵。吕修军从复退转业到现在,在一线一干就是整整12年。12年来,他始终牢记“舍得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奉献精神,手挖肩挑,每天奔波于泉城的大街小巷和居民社区,无论寒风凛冽还是暑气熏蒸,都坚持用脚步丈量泉城街巷,用真情服务市民百姓。在工作休息时,他将老师傅们口口相传的好的经验做法总结起来,结合自己的工作感悟,提出了“六勤工作法”,在班组内进行推广。12年的坚持和付出,换来了辖区居民的认可与称赞。
2021年8月份,吕修军正式告别了扁担,成为一名车组长。虽然工作形式变化了,但是面对的是更多老百姓的诉求。吕修军负责的辖区共有12个社区,近10万居民,每个居民对环境卫生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干好工作,吕修军车组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满意清疏”网格服务微信群,把车组所服务的12个社区里的居委会领导、网格员、服务过的楼长和居民都拉进群里,这样便于相互沟通和联系,居民楼发生污水外溢,他们及时根据图片或视频结合社区或楼院具体情况,使用相适应的车辆更快、更好地做好清疏服务工作,让居民更加满意。
助人为乐成为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吕修军服务辖区内的天东街1号院有位温阿姨,是位左腿有残疾、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的大小事做起来非常不方便,吕修军就经常在下班后或休息时去看望老人,买一些蔬菜,帮着扫一扫院子,砸一些煤块,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