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与立,在深化改革中诠释“进”的真谛
——精读报告·看新济南新机遇新担当之三
发布日期:2022-03-09 07:47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是兼顾短期和中长期效果的关键之举。今年改革的“破冰之剑”要向哪里发力?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济南作为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第1位、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9位的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主动对标国际一流、国内先进,大力弘扬“首创”精神,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精准高效打出改革“组合拳”,创新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改革实践,努力在践行重大国家战略中乘势而起、跃升能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改革指向,将继续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发力,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将成为重要着力点。翻开崭新的一页,济南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把改革创新有机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努力在“走在前”中作出示范、当好标杆。

改革发力,城市发展添活力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济南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从发展战略、规划体系、发展格局等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入手,从营商环境、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身边小事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串点成线,积厚成势。

改革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济南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速迸发:2021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45万户;成立全国首个省会城市市级企业服务中心,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市属企业整合重组成效明显,完成混改项目25个;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济南深知在“破、立”中前行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1月8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济南改革”再发号令: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发力见效,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做到“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会议在今年重点抓好的十项重点工作中也明确提到,要坚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2月9日,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向全市上下作出了“全面增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动员部署,提出了“12项改革创新行动”。

济南改革,紧紧扭住关键、突出实效,跑出新时代的“加速度”。

统筹政府与市场关系,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发挥合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深化改革的篇章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放在了首要位置。市场经济必须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当下市场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取决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政府采购、登记财产、获得电力、招标投标等14个指标领域成为全国标杆。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济南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尽洒“阳光雨露”,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中央商务区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行模式,强力推进“清单之外无证明”“大厅之外无审批”,探索“企业吹哨、政府报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连续两年获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名;在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扎实推进制度创新,累计推出460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130多个创新案例和成果,贡献了全市45%的外贸进出口额和40%的利用外资额;作为政府连接企业的前台“总入口”和“总出口”,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线上整合了各职能部门涉企服务功能,实现涉企服务“一站通达”;济南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形成了“零资料办、全链条办、不见面办”的便民办证服务体系。

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政府的权力运行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就在2022年3月1日,《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贯穿到法规中,针对营商环境工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干预,在建立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资源互通共享、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完善制度规定,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发展出题目,创新出思路,改革做文章

深化改革,就是要向着解决问题而去。

梳理近年来济南改革路径就会发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落实省委“七个求突破”112项改革任务,强力推进全市“十大系统集成改革”162项改革举措,精准高效打出改革“组合拳”,啃下了一批阻碍改革创新的“硬骨头”——大力实施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3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50家,均居全省第一。对准要素赋能,建立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土地要素配置改革,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在全省率先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倒逼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推进涉企服务、开发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重塑开发区制度创新优势,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等方面破题开路。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举措,是助推济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打造一流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截至2021年底,济南已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9个板块、85项工作指标、45项重点改革总任务的98%,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完成70%的改革目标任务,改革进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随着一项项政策相继出台,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更足、信念更坚、期盼更甚,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强劲动力正不断凝聚。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围绕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将持续深化“一套标准管审批”,积极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基层自助终端“倍增计划”,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就近办、自助办。高标准建设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加快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我市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轻微违规“首次不罚”。高效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资金更多用于服务市场主体。此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将完善以项目落地服务为核心的单一项目全程推进制度,加强对重点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协调服务、督促指导。实施产业链招商攻坚工程,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制造业外资占比15%以上,日韩资占比5%以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如何更大限度发挥出、发挥好市场的力量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这是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探索和突破,中国号巨轮必将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