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237010049300771XN/2022-00462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2-03-09 发布日期: 2022-03-09
- 发布机构: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
- 标题: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2022年工作要点
- 发文字号:
2022年济南市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济南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1号文件和鲁发16号文件、济发10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深化改革创新赋能、提高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做强流通服务传统主业、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效、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服务黄河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全面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
3.坚持学以致用,增强行动自觉。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发11号和鲁发16号文件、济发10号文件要求,对综合改革再自查、再评估,全面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贯彻落实到位。全力推进服务黄河战略、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点工作,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全市供销社系统落地见效。
二、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4.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建设。聚焦双线运行机制、“三会”制度,不断优化行业指导作用,密切层级联系、推动联合合作等关键领域,补齐改革短板,理顺体制机制,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坚持鼓励创新,引导基层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总结打造样板,加快试点推广。扎实做好市供销社“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工作。
5.理顺社企关系。按照社企分开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厘清社企职责边界,明确各监管和运营主体职责定位,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更加注重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进工作,强化市和区县社机关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措施,为社有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6.加强社有资产监管。落实“社企分开、双线运行”要求,确保市和区县社全部成立社资委,规范社资委运行机制,切实履行好对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重大事项的研究论证和前置审核职责。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社资监管制度体系,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快健全预算、财务、投资、审计等规章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力度,督促审计问题全面整改。完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推动社资动态监管。
7.不断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围绕全国总社、山东省社和市委综合考核工作目标,加强全市供销社经济运行调度,及时掌握省内地市、全国同类城市相关情况,加强数据研判、形势分析、市场预测,确保全系统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运行。
三、坚持服务立社,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8.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程度和整体效能,因地制宜开展单环节、多环节乃至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引导支持各级社有企业通过产权联结、业务合作、服务带动等形式,整合社有企业、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等资源,联合开展经营服务,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年内,全市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稳定在400万亩次以上。
9.稳妥扎实做好“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加快章丘“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推广,进一步扩大章丘、济阳、商河的试点范围,完善“三化五统十服务”机制,探索实现农业全过程、全产业链的供给服务,推动土地托管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全程化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10.规范提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为农服务中心运营提质提效,坚持“做强较好的、带动较弱的、辐射没有的”,实行市、区县包联制度,融入和建立全省、市为农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打造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大力实施订单农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以及推广土壤修复、高效节水灌溉等。
四、做强传统主业,健全农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
11.加快完善县乡村商贸综合平台。推进实施县域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积极培育现代流通发展龙头,推动同业经营企业联合合作,加快打造区域商贸流通骨干力量。着力打造县乡村三级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覆盖面,加快建设县域综合集配中心、乡镇综合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乡镇综合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功能,做好日用消费品、农资经营、农产品购销等基础性服务,拓展快递收发、废旧家电回收、普惠金融等生活性服务,打通各类经营服务进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建设。
12.优化农资供应服务。推进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发挥系统农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重要农时的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促进保供稳价。适应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要求,加大绿色农资供应能力,扩大水溶肥、有机肥等新型肥料供应比例。创新农资服务方式,持续推进农资经营向农业综合服务转型。
13.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中央厨房”、农批市场等重点项目。推进农超、农企、农社、农批对接,发展集采集配、直供直销和农产品电商。依托“扶贫832”等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助推农产品上行。
14.探索发展环境资源服务。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发挥中再生(商河)公司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相关企业沟通对接,探索利用供销社网点优势、人员优势,通过联合合作、资本联结,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建设,努力在农村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五、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15.加强基层社示范社培育。推进基层社开放办社,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采取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户主体入社,有效组织带动和服务农民。坚持发展壮大骨干社、改造提升薄弱社、突破弥补空白点,引导基层社大力发展经营服务新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加快打造成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创新基层社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供销社入股领办、村社共建、治理规范的村级供销社。支持有条件的基层社争创全国总社基层社示范社。
16.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培育。推进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倍增工程,坚持质量和效益优先,引导基层领办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合作社示范社争创活动,推动农民合作社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引导系统内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参与信用互助业务试点。
17.加强村社共建示范点培育。深化村社共建,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顺应农村“三变”改革,建立供销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多方合作机制,与村“两委”共推土地托管,共建村级供销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共上经营服务项目,共育农业“新六产”。支持供销社与村委会相互入股,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社有经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六、加强联合合作,提高社有企业综合实力
18.培育龙头企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总社、省社企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项行动”。积极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加强同业整合和内外联合,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传统业务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19.巩固市场品牌。完善市场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传统市场提升与新型市场培育并举,推进品牌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培育新型智慧市场、数字市场,厚植茶叶、文化、农资、官寺、华联等供销社专业化市场优势,提高市场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20.深化会展服务。助力济南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完善“市场+展会”模式,精心组织办好“中国(济南)第十六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十届茶文化节”、“中国(济南)第七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提高展位规模和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增强展会辐射吸引力、号召力,以节兴商、激发消费活力。
2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落实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深化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流程规范、监管有力的配套制度。深入开展“三降两清一扭”专项行动,进一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及“两金”占比,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量。
七、全面从严治社,推动供销合作事业行稳致远
22.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鲜明导向,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实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分制管理,锻造坚强战斗堡垒。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23.深入推进从严治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不断强化警示教育,坚决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探索建立健全协调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巡察和审计发现问题一体整改,防范廉政风险。
24.坚决抗牢安全生产重大责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风险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织密织牢安全生产监管网,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5.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推进法治建设,落实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社能力。提升文明创建力度,有序开展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传承“扁担”“背篓”精神等优良传统,激励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新时代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