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发布《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报告(2022年)》
发布日期:2022-04-01 11:15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3月15日,信息消费工作交流推进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秘书长李原发布了《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主要结合26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情况(截至2021年12月),系统梳理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宏观背景,首次研究构建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指数(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Index for Exemplar Cities,ICDI-EC),同时增加多个分析维度,总结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特点、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建设经验和典型案例实践,提出示范城市发展展望。白皮书核心观点是:

一、示范城市建设是信息消费工作的重要抓手

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是指积极开展信息消费相关工作,符合信息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编制印发《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信软〔2019〕63号),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为示范城市建设指明清晰方向。

二、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总体发展势头强劲

从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指数(ICDI-EC)近3年的测算结果来看,示范城市发展指数从 2018 年的0.500 快速增长到 2020 年的 0.568,年均增速达到 6.6%。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对居民收入和企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3年来,示范城市信息消费需求稳步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和支撑手段不断完善,共同推动我国信息消费步入纵深发展新阶段。

三、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间存在不同发展优势

示范城市信息消费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高正相关性,按照2020年示范城市信息消费发展指数,可将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除北京外,均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第二、三梯队主要是以东部地区省会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为主,第四梯队则主要以地区经济强市为主。总体来看,信息消费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对各地拉动内需、促进实体经济优化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

四、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尚存发展问题与瓶颈

总体看,我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良好,并呈现出诸多的新变化。但同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重点关注和妥善解决。一是重技术投入,轻成效感知。部分城市在目标制定中,重视建设目标而轻视成效目标,公众获得感不高。二是重政府主导,轻社会体验。部分城市未能形成协同联动、全民体验、适老改造的局面。三是重建设发展,轻安全保障。部分城市保障措施沿用分散的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技术的硬保障与体制的软保障并举的格局。四是重短期施策,轻长期推进。部分城市缺乏分阶段和长期性整体战略布局,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总体规划,信息消费相关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五、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展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持续深化推进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是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内需潜力的战略选择。一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承载城市管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物网融合。二是城市发展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深入挖掘信息消费需求,打造城市可持续增长源。三是新融合成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示范城市是现阶段全面落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的最佳平台,也是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四是体验中心成为消费升级新载体,聚力打造科技景观、互动体验、文化艺术、旅游休闲、智能终端产品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互动体验新高地。五是健康消费环境保障城市发展,示范城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完善信息消费政策体系,积极组织信息消费创新活动,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信通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他山之石>>

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发布《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报告(2022年)》

市政府研究室 2022-04-01 11:15:16

2022年3月15日,信息消费工作交流推进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秘书长李原发布了《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主要结合26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情况(截至2021年12月),系统梳理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宏观背景,首次研究构建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指数(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Index for Exemplar Cities,ICDI-EC),同时增加多个分析维度,总结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特点、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建设经验和典型案例实践,提出示范城市发展展望。白皮书核心观点是:

一、示范城市建设是信息消费工作的重要抓手

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是指积极开展信息消费相关工作,符合信息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编制印发《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信软〔2019〕63号),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为示范城市建设指明清晰方向。

二、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总体发展势头强劲

从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指数(ICDI-EC)近3年的测算结果来看,示范城市发展指数从 2018 年的0.500 快速增长到 2020 年的 0.568,年均增速达到 6.6%。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对居民收入和企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3年来,示范城市信息消费需求稳步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和支撑手段不断完善,共同推动我国信息消费步入纵深发展新阶段。

三、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间存在不同发展优势

示范城市信息消费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高正相关性,按照2020年示范城市信息消费发展指数,可将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除北京外,均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第二、三梯队主要是以东部地区省会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为主,第四梯队则主要以地区经济强市为主。总体来看,信息消费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对各地拉动内需、促进实体经济优化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

四、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尚存发展问题与瓶颈

总体看,我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良好,并呈现出诸多的新变化。但同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重点关注和妥善解决。一是重技术投入,轻成效感知。部分城市在目标制定中,重视建设目标而轻视成效目标,公众获得感不高。二是重政府主导,轻社会体验。部分城市未能形成协同联动、全民体验、适老改造的局面。三是重建设发展,轻安全保障。部分城市保障措施沿用分散的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技术的硬保障与体制的软保障并举的格局。四是重短期施策,轻长期推进。部分城市缺乏分阶段和长期性整体战略布局,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总体规划,信息消费相关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五、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发展展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持续深化推进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是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内需潜力的战略选择。一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承载城市管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物网融合。二是城市发展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深入挖掘信息消费需求,打造城市可持续增长源。三是新融合成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示范城市是现阶段全面落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的最佳平台,也是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四是体验中心成为消费升级新载体,聚力打造科技景观、互动体验、文化艺术、旅游休闲、智能终端产品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互动体验新高地。五是健康消费环境保障城市发展,示范城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完善信息消费政策体系,积极组织信息消费创新活动,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信通院)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