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地发布政策措施助企纾困
发布日期:2022-04-13 10:51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疫情的突发变化困扰着全行业各个企业,为缓解企业压力,各省市相继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从税费减免、延期纳税、信贷支持、信用修复、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信用保险等方面形成政策“组合拳”,帮扶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有序复工。

一、上海

3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若干政策措施》分为六个方面,具体政策措施共计21条。一是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要是针对直接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和企业,从防疫和消杀支出、临时补助补贴、防控创新产品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减轻各类企业负担。主要是通过实施普惠性纾困扶持政策,从增值税留抵退税、减税降费、延期纳税、租金减免等方面,着力为相关行业企业减轻负担。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主要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资金困难的企业,从加强融资担保、实施贴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减费让利和保险风险保障等方面,着力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和降低融资成本。四是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主要是针对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影响,从降低社保费率、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发展新就业形态等方面,着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五是支持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主要是聚焦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会展业,从降费减税、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全力支持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六是保持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主要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城市有序运行等方面,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生产生活平稳运行。

二、南京

3月31日南京正式出台《“同心抗疫 携企同行”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南京市本级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纾困帮扶资金不低于2亿元。比如,缓缴减免各类税费方面,南京市将全面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暂停预缴增值税有关政策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六税两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零售、仓储等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2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加大税费抵扣力度方面,南京市明确,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凡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将发挥“宁创贷”风险代偿资金池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信用贷、首贷力度。保障企业稳岗留工方面,对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项目制培训的,给予相应培训补贴。鼓励街道和社区招聘辖区内因疫情歇业或暂时停业的企业员工参与防疫工作,并给予临时工作补助。

三、杭州

3月2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推出40条政策意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政策包括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提高服务水平6方面。

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推行政府采购“免证明化”。服务业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实行“承诺+信用管理”制,只需书面承诺符合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和资格条件并且没有税收缴纳、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失信记录,无需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证明材料。餐饮业、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餐饮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税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企业信用修复。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办理相关证照及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可申请延迟办理,相关延迟行为不纳入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

四、苏州

3月5日,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46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免租金的创业基地,优先予以资金扶持。通过贷款贴息、免费诊断、示范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暂免征收2022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继续强化金融支持,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推动投放信用贷、首贷。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予以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纾困解难。加大对重点行业恢复发展的支持,安排不低于2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文旅行业消费复苏及重点企业纾困。因疫情影响开发建设进度的商品房项目,可申请预售时间节点提前30日。因疫情影响,未交付的在建在售商品房项目,交付期限可顺延30日。支持餐饮商户有效延长营业时间,经评估后,放开夜间非高峰期占道停车。加强外贸企业帮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无抵押优惠利率贷款。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支持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优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赔条件,等等。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综合体、超市等开展“店外设摊”和占道促销活动;允许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打造“集中夜市”。推广“全电共享”电力设备租赁暖企服务。自2022年2月19日起至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为止,实行欠费不停电和延长缴费截止期措施。

五、无锡

3月24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涵盖九个方面50条内容,包括加大财税、金融、费用清减力度,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行业恢复发展、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等。其中,15条是结合无锡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扶持政策,10条是在国家和省政策基础上深化细化的,个性化条款占比50%。一是注重真帮实扶,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在靠高一档、加快落实国家和省“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涉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强化财税、金融、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尽最大可能最大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二是注重聚焦重点,确保政策举措更加精准。比如,针对受俄乌局势影响出现收汇损失的企业加快受理、定损、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对核定损失的企业,其保费补贴比例适当上浮。对因俄乌局势造成账期拉长、回款迟滞的出口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贷款展期、延期和无本续贷业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做到应延尽延,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压贷;对相关企业使用无锡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的,按规定下调资金使用费率,等等。三是注重操作实效,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比如,政策明确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把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在省要求的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缩减了2个工作日,效率提升40%。同时,每一项措施均明确责任单位,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保证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来源: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市政府网站)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他山之石>>

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地发布政策措施助企纾困

市政府研究室 2022-04-13 10:51:03

2022年疫情的突发变化困扰着全行业各个企业,为缓解企业压力,各省市相继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从税费减免、延期纳税、信贷支持、信用修复、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信用保险等方面形成政策“组合拳”,帮扶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有序复工。

一、上海

3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若干政策措施》分为六个方面,具体政策措施共计21条。一是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要是针对直接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和企业,从防疫和消杀支出、临时补助补贴、防控创新产品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减轻各类企业负担。主要是通过实施普惠性纾困扶持政策,从增值税留抵退税、减税降费、延期纳税、租金减免等方面,着力为相关行业企业减轻负担。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主要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资金困难的企业,从加强融资担保、实施贴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减费让利和保险风险保障等方面,着力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和降低融资成本。四是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主要是针对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影响,从降低社保费率、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发展新就业形态等方面,着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五是支持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主要是聚焦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会展业,从降费减税、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全力支持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六是保持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主要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城市有序运行等方面,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生产生活平稳运行。

二、南京

3月31日南京正式出台《“同心抗疫 携企同行”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南京市本级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纾困帮扶资金不低于2亿元。比如,缓缴减免各类税费方面,南京市将全面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暂停预缴增值税有关政策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六税两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零售、仓储等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2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加大税费抵扣力度方面,南京市明确,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凡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将发挥“宁创贷”风险代偿资金池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信用贷、首贷力度。保障企业稳岗留工方面,对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项目制培训的,给予相应培训补贴。鼓励街道和社区招聘辖区内因疫情歇业或暂时停业的企业员工参与防疫工作,并给予临时工作补助。

三、杭州

3月2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推出40条政策意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政策包括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提高服务水平6方面。

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推行政府采购“免证明化”。服务业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实行“承诺+信用管理”制,只需书面承诺符合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和资格条件并且没有税收缴纳、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失信记录,无需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证明材料。餐饮业、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餐饮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税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企业信用修复。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办理相关证照及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可申请延迟办理,相关延迟行为不纳入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

四、苏州

3月5日,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46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免租金的创业基地,优先予以资金扶持。通过贷款贴息、免费诊断、示范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暂免征收2022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继续强化金融支持,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推动投放信用贷、首贷。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予以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纾困解难。加大对重点行业恢复发展的支持,安排不低于2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文旅行业消费复苏及重点企业纾困。因疫情影响开发建设进度的商品房项目,可申请预售时间节点提前30日。因疫情影响,未交付的在建在售商品房项目,交付期限可顺延30日。支持餐饮商户有效延长营业时间,经评估后,放开夜间非高峰期占道停车。加强外贸企业帮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无抵押优惠利率贷款。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支持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优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赔条件,等等。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综合体、超市等开展“店外设摊”和占道促销活动;允许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打造“集中夜市”。推广“全电共享”电力设备租赁暖企服务。自2022年2月19日起至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为止,实行欠费不停电和延长缴费截止期措施。

五、无锡

3月24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涵盖九个方面50条内容,包括加大财税、金融、费用清减力度,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行业恢复发展、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等。其中,15条是结合无锡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扶持政策,10条是在国家和省政策基础上深化细化的,个性化条款占比50%。一是注重真帮实扶,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在靠高一档、加快落实国家和省“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涉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强化财税、金融、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尽最大可能最大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二是注重聚焦重点,确保政策举措更加精准。比如,针对受俄乌局势影响出现收汇损失的企业加快受理、定损、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对核定损失的企业,其保费补贴比例适当上浮。对因俄乌局势造成账期拉长、回款迟滞的出口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贷款展期、延期和无本续贷业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做到应延尽延,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压贷;对相关企业使用无锡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的,按规定下调资金使用费率,等等。三是注重操作实效,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比如,政策明确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把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在省要求的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缩减了2个工作日,效率提升40%。同时,每一项措施均明确责任单位,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保证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来源: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市政府网站)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