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直部门 > 济南外事 > 党务公开 > 机关动态

市外办战“疫”榜样之一 —— 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玉:守国门 战疫情 当先锋

发布日期:2022-05-02
字体:[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外办被确定为疫情防控外事组组长单位,牵头负责全市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李玉同志作为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在疫情初期便主动请缨,承担起风险极高的机场处置组工作,并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外事组日常工作开展。他大力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带领疫情防控外事组工作团队,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对人民生活、对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两年多来一直坚守在入境疫情防控第一线,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关口,守住输入疫情不扩散的底线。截至目前,共完成123班国际航班16690人次入境保障任务,为稳定我市疫情防控大局践行了外事担当,为省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外事力量。


  

  

  “担当”是他最鲜明的品格。随着国外疫情不断恶化,境外病例倒灌风险越来越高,入境航班最多有近三分之一的乘客感染新冠病毒。作为机场现场总协调人,李玉同志勇挑重任,既要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现场督导检查,又要身穿隔离服带头冲锋在一线。始终坚持用身影指挥,用行动说话,只要有国际航班落地,就有其身穿隔离服战斗在最前沿,不到最后一名乘客分流处置完成,决不离开战斗岗位。两年多来,几乎所有重要节日都在机场度过,为让同志们得到较好的休整,他负责了90%以上入境航班现场保障工作,很多重要临时航班在凌晨抵达,他经常是熬走黑夜,熬红眼睛,从深夜一直坚持到次日太阳升起;李玉同志的母亲年事已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为执行深夜航班保障任务,他每次都是先安顿好母亲,然后披星戴月到现场检查指挥,执行完任务已是天明,他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照顾母亲的起居;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他都身穿严密的防护服,与入境人员零距离接触,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守护好泉城入境防护第一道“大门”。身心在持续高强度双重压力下,56岁的他三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细致”是他最突出的标签。李玉同志工作思路清晰,科学谋划入境全过程闭环管理,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了然于胸,指挥协调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我市入境航班既有常态化商业航班、临时包机,又有临时分流航班、国际货运航班,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认真研究各类航班机场现场处置、人员行李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保障等各环节工作,实现入境人员全过程闭环管理方案精准细化;入境保障工作过程频繁出现各类突发紧急情况,如乘客采样时下颌关节脱臼、头部受撞导致视网膜脱落、隔离期间脑出血和精神抑郁等,在他的指挥协调下,都得到及时妥善处置,为我市处理各类疫情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高标准完成好入境人员防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国家安排的临时航班(包机)保障任务,实行一个航班一套方案,至今共形成临时航班保障方案15个,编写的《接回海外人员临时航班工作手册》、常态化国际航班保障方案已更新至5.0版。他牵头组织制定的第一套方案被省政府作为模板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行汇报并在全省推广。

  “全能”是他最贴切的名片。国际航班保障工作系统性极强,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协同配合,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环环相扣,对指挥者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李玉同志是整个指挥中心的“主心骨”,被称为“指挥中枢”,遇到棘手问题,大家的眼睛都会齐刷刷的看着他。如部分央企包机和上级安排的临时航班任务,每个航班的保障人员分别隶属几十个部门有几百人之多,需要现场高度协同,共同作战。李玉同志能够带领专班,充分发挥入境航班保障牵头作用,建立起市指挥部、各保障单位、区县间的纵向沟通协作机制,互为补充、互补短板,并通过问题会商机制、专业培训机制、经验推广机制等及时查补漏洞,有效保障了外防输入各项工作的科学运转,凝聚起“外防输入”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外事优势,坚持关口前移,一直保持着与外交部、民航局、我驻外使领馆的密切沟通,积极争取协助配合,严格落实远端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保证我市疫情输入风险可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玉同志在疫情面前见难不怕难,遇难勇破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外事组各成员单位及市外办机关中树立起了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