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十行千亿万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3.0版实施方案》,明确与省内18家银行合作,安排不少于6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不少于25万户(次)中小微企业融资,其中,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
一是健全分类分层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合作开发性银行加强对转贷款资金的规范管理,确保用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并围绕核心企业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为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直贷业务。鼓励合作全国性银行发挥“头雁”作用,充分运用网点、人才和科技优势,切实满足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高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鼓励合作地方法人银行强化支小支微定位,将增加中小微信贷投放与改革化险相结合,充分发挥贴近基层优势,形成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模式,重点支持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鼓励合作银行围绕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增加“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投放力度;围绕促进产业链融资,选择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制定专门信贷方案,服务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围绕促进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推广“设备购置贷”,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对制造业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围绕支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投资企业,开展“投贷”联动,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鼓励合作银行结合自身优势和差异化定位,持续创新符合制造业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的专属产品和特色服务,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推广“专精特新贷”,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列入融资白名单;推广“专精特新担”业务,鼓励合作银行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总对总”合作,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见贷即保”,进一步提高企业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鼓励合作银行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推动产业和金融要素合作与对接。鼓励各地积极搭建产融合作对接平台。各级经信部门定期梳理重点产业集群、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清单,积极摸排收集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合作银行相应分支机构开展融资对接,同时将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定期向企业推送,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服务企业融资。合作银行各分支机构主动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按照自主决策、风险可控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差别化信贷支持,做好全口径金融服务。鼓励各市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在此基础上,各市组织开展不少于1场政银企集中对接活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所在市围绕支持特色产业集群举办专场金融要素对接活动。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皖企服务云”平台等,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线上银企对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便捷性。
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落实机制。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各合作银行联合成立“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推进小组(以下简称工作推进小组),由双方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厅有关业务处室局、各合作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任小组成员,负责统筹推进专项行动工作。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局、各合作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小企业部),负责工作推进小组日常工作。各市经信部门与合作银行市级分支机构比照省级合作模式,建立工作推进对接机制,并安排融资专员,强化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强力推进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
市政府研究室 2023-01-31 10:47:50
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十行千亿万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3.0版实施方案》,明确与省内18家银行合作,安排不少于6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不少于25万户(次)中小微企业融资,其中,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
一是健全分类分层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合作开发性银行加强对转贷款资金的规范管理,确保用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并围绕核心企业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为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直贷业务。鼓励合作全国性银行发挥“头雁”作用,充分运用网点、人才和科技优势,切实满足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高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鼓励合作地方法人银行强化支小支微定位,将增加中小微信贷投放与改革化险相结合,充分发挥贴近基层优势,形成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模式,重点支持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鼓励合作银行围绕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增加“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投放力度;围绕促进产业链融资,选择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制定专门信贷方案,服务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围绕促进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推广“设备购置贷”,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对制造业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围绕支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投资企业,开展“投贷”联动,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鼓励合作银行结合自身优势和差异化定位,持续创新符合制造业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的专属产品和特色服务,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推广“专精特新贷”,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列入融资白名单;推广“专精特新担”业务,鼓励合作银行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总对总”合作,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见贷即保”,进一步提高企业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鼓励合作银行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推动产业和金融要素合作与对接。鼓励各地积极搭建产融合作对接平台。各级经信部门定期梳理重点产业集群、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清单,积极摸排收集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合作银行相应分支机构开展融资对接,同时将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定期向企业推送,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服务企业融资。合作银行各分支机构主动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按照自主决策、风险可控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差别化信贷支持,做好全口径金融服务。鼓励各市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在此基础上,各市组织开展不少于1场政银企集中对接活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所在市围绕支持特色产业集群举办专场金融要素对接活动。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皖企服务云”平台等,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线上银企对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便捷性。
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落实机制。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各合作银行联合成立“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推进小组(以下简称工作推进小组),由双方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厅有关业务处室局、各合作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任小组成员,负责统筹推进专项行动工作。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局、各合作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小企业部),负责工作推进小组日常工作。各市经信部门与合作银行市级分支机构比照省级合作模式,建立工作推进对接机制,并安排融资专员,强化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强力推进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
编辑: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