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27 09:1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在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榜单中列第15位,勇夺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十五连冠”,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

2022年,空气质量在全市第一考核单元中位列第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44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水环境4个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5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保护成效越来越好。

86座城市公园遍布辖区各个角落,84条绿化特色道路华丽蝶变,49处山体重披绿装,长74.7公里的“U”形山体休闲绿道网络全部串联,依山而游、枕林而憩、绿脉交织、山城共融的生态空间已经形成,城市越来越宜居。

2022年,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强县,生态底色越来越浓。

这些都是济南市历下区交出的生态文明答卷。近年来,历下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济南市委提出的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区、数字产业化的高地、城市高品质的标杆、共同富裕的示范样板”新定位、新要求,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区绿水青山“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泉水清澈、山色入城,一座大气秀美、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品质上乘的时尚之区正在加快建成。

治山理水 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历下区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格局。认真落实省、市工作安排,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成立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制定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左右一条心、共抓大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实施最严格的考评问责制度,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全区上下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推动各项环保任务落地见效。

历下区脚踏实地守护绿水青山。以更高标准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强化治企、减煤、降尘等六项措施,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餐饮油烟污染、臭氧专项攻坚等八大任务治理力度,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化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以更高标准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重点做好河长制管理、水环境治理和水体保护提升,打造更多生态型景观河道,因河施策,推进生态河岸美化亮化提升建设,打造全域河湖库纵横交错的水网联通新格局,建成区级美丽幸福河湖10处,严格压实河湖水域主体责任,先后建成100处泉水直饮点、16处泉水直饮工程试点。以更高标准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污染分类管控、污染治理与修复,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全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随着一批批工程相继实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为百姓引以为豪的常态,一幅河水清澈、山泉灵动,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现代化水域生态画卷正铺展开来。

显山露水 宜居生态环境就在身边

如今的历下,山色入城、推窗见山、处处见绿,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2%,用“寸土寸金之地”谋“为民便民之福”。

历下区坚持“全域织绿”原则,高标准打造龙泽路等10条绿化景观道路和龙鼎滨水公园等6座城市公园,构建了“一路一景”的城市绿脉。以奥体文博片区山体为轴线,全长74.7公里的“U”形山体休闲绿道网络全部打通,形成“绿脉交织、山城共融”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积极挖掘泉水文化,提升泉水品质。2023年起,历下区将利用3年时间对辖区浆水泉等4处泉水渗漏带实施修复治理;聚焦民生需求,邀请专家把脉明府城片区名泉,精准疏通淤堵泉脉,使甘洌泉水直通居民厨房。

燕山立交低线公园和CBD绸带公园以崭新形象火爆“出圈”,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山东美术馆过街天桥成为全市首座“空中花廊”,泉城广场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中央商务区东西绿廊、龙鼎大道福禄考花海、经十路郁金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转山西路“千米花墙”争相怒放,燕山立交“空中花廊”扮靓高架路天际线。佛慧山景区全面升级,林木交错、景色清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统一,成为全市的城市阳台、天然氧吧;全福河历下段河道整治完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堤固的高颜值滨水景观公园靓容展现。

历下区先后实施一系列品质交通工程,高质量完成辖区40余条丁字路瓶颈路的贯通,对近30条重点道路实施改造提升。历山路作为试点工程入选“省级城市品质提升试点项目”,解放路被授予“济南市道路大中修典范工程”,样板路不封路式升级改造,实现道路“旧貌换新颜”。全区主要道路始终保持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标准,80%以上主次干道达到省级示范路标准,主次道路机械化保洁率、可冲水道路冲刷作业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始终保持100%。

“依山而游、枕林而憩”的山城魅力让历下人幸福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朋友圈晒蓝天、晒美景、晒“气质”。

亲山近水 生态红利赋能高质量发展

历下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之路。

新城气象万千。100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崛起成势,绿地、华润、平安超高层实现封顶,山、泉、湖、河、城5座超高层拔地而起。招商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新增过亿元市外投资项目44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3个,国电投、山东高速城乡发展、中建云采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发展。长岭高科片区焕新蝶变,从无到有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链式产业集群。发力“绿色金融”,依托“金融+”“新总部经济”集聚优势,积极构建生态资源融资担保体系。全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历下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83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亿元,增长4.5%。2023年,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3亿元,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7亿元,增长22.8%。首次半年突破百亿元大关,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一幅“生态优”与“生活美”同频共振的大美历下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