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载道 艺润天桥
——天桥区聚力文化事业,加快文化“出圈”步伐
发布日期:2023-11-06 08:59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一直以来,天桥区致力于从传统工业文化中探骊得珠。

近年来,天桥区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条主线”,聚力文化事业,做好活动引领、品牌打造,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了文艺力量。

搭台子、定制度 九大文艺家协会“安家落户”

“只有让文艺创作在天桥有了‘家’,才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天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时铭表示,宣讲好天桥故事、传播好天桥声音,都离不开文化阵地建设。

作为天桥区文艺事业牵头单位,天桥区文联在规范做好区书法、美术、摄影、作家、音乐五大协会基础上,今年又有序推进舞蹈、曲艺、朗诵和动漫四大新协会建立。同时,还统筹推进书法、美术、作家三大协会基地建设,切实帮助文艺家协会“安家落户”。

以专业性带动群众性,是天桥区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为此,天桥区今年在14个街道全部成立了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整合辖区资源、凝才聚力,探索服务群众的有效路径。同时,研究出台多项支持政策,通过不断完善机制,让“小阵地”发挥“大能量”,真正做到以文凝心,以文聚力,把“文艺惠民”工作落到实处。

引人才、壮队伍 千人“文艺轻骑兵”激活新动力

传承文化艺术,人才是关键。文艺工作者在哪里,文化工作就要做到哪里。

近年来,为了丰富文艺作品,天桥区深入开展“大师,有请”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不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目前,天桥区已形成九大协会共1200余名文艺界会员的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里不乏“文化大咖”。其中有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制作传承人、诸城琴派第六代嫡系传人、德音琴社社长王笑天,全国动漫协会会员、《大耳朵图图》执行导演郭晓阳,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王派快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萧鵾。三人分别被选任为天桥区文联音乐家协会琴筝专委会主席、天桥区动漫协会主席和天桥区曲艺家协会主席。

此外,天桥区还吸引了泉城首席技师(钢琴调律)孙锐、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校麟等一批青年文艺人才。“随着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容,天桥区重点文艺人才库建设逐步充实,这为全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时铭表示。

树品牌、唱好戏 人民群众当上文化“主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随着阵地建强、机制健全,唱好文化宣传这场“大戏”,成为奏响天桥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天桥区的文化“大戏”中,人民群众始终是“主角”。今年以来,天桥区创新开展60余场“大师,有请”文化惠民活动,为群众提供点单式精准文艺志愿服务。同时,创新服务方式,结合季节更迭变化,提出“春之雅”“夏之趣”“秋之韵”“冬之暖”四季文化主题,组织了4460余场文化活动进万家,叫响了“文艺载道 艺润天桥”工作品牌。

天桥区还全方位开展了打造优质文艺品牌活动。例如,开展首届“画说天桥”书画征文评比,透过孩子们的视角窥见天桥崭新变化;组织“大河之光 魅力天桥”黄河文化摄影大赛,用镜头记录天桥高速发展……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如今,天桥区的文艺事业迎来繁荣发展新局面,欣欣向荣的文化事业也将持续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