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范交易活动,今年以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新分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把好“四个关口”措施,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808项,交易金额77.67亿元,节约资金2.53亿元,资金节支率达3.15%,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质效,实现了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一是把好规范关。对标对表外地先进做法,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总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交易场地的功能和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区域,全面整改专用标识标志、通用标识标志、信息导向标识标志,重新规范,清晰设置。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细化交易现场服务工作细节,梳理更新上墙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执行落实规范交易服务行为,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规范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运行。
二是把好技术关。以“数字赋能”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转型发展,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提升网络安全应急预警处置能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预警、发现和查证违法行为,为有关行业监督部门开展智慧监管提供支持。
三是把好廉洁关。作为社会关注度高的平台和窗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事关地方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形象,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新分中心不断增强政治机关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和优化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交易中心稳定、安全发展。尤其是在操作层面,定期排查廉政风险,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和技术等防控措施;不定期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补短板,固底板。近年来,实现了违法违规违纪事故和企业群众投诉“双零”的良好记录。
四是把好信息关。严格遵守省市关于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对能公开的信息,如预算金额、中标候选人业绩、奖项、信息变更、评标情况、成交主要标的等全部予以公开,确保发布信息齐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避免暗箱操作,让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