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59XL/2023-00758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组配分类:常务会议议题解读
  • 发布日期:2023-02-25成文日期:2023-02-25
  • 标题:议题解读:关于《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起草情况的汇报
议题解读:关于《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起草情况的汇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一、议题背景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后制定出台《济南市加快技术转移转化若干措施》《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主要对驻济高校院所、企业登记认定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服务合同成交额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对驻济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自主培养创新团队、科研带头工作室等给予支持,有力促进了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提升,激发了高校院所创新活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近期,市科技局对全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行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倍增计划》。起草过程中,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省、市党代会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借鉴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等城市经验做法,组织市直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27家单位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书面征求了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各区县(功能区)意见建议,按规定履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提报此次会议的审议稿。

二、议题内容

(一)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供给力。强化高质量成果源头供给。主要包括:支持高校建设国家“双一流学科”、省一流学科“811”项目和面向产业需求举办特色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

二是提升企业创新硬实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结合我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研发平台,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企业急需技术难题。主要包括: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承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撑,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建设中试示范基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双创”载体和大学科技园。

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强化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1+6+N”服务体系、“创新+知识产权+资本+社会参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提升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服务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提升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服务能力。

五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制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清单。主要包括: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分类评价机制、科技成果人才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

六是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力。强化要素市场化的配置能力,金融、天使基金、创投基金、资金等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配置,推进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提升。 主要包括: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平台和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科技成果天使创投基金作用、加强技术市场要素建设。

(二)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机制;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三是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环境。

三、《倍增计划》着力点

《倍增计划》从提升企业创新硬实力、科技成果转化供给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承载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力等6个方面发力,全面建成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推动济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着力突出“三个导向”。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短板”为问题导向,支持驻济高校建设新工科、新医科等国家“双一流学科”和省一流学科“811”项目;以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GDP过万亿24个城市“提升进位”为目标导向,支持驻济高校院所与市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量逐年稳步提升;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效果导向,实施专利提质强基计划和专利转化提升计划,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着力调整完善政策体系。一是新增高校新工科、新医科等新入选的国家‘双一流学科’和省一流学科“811”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示范基地建设等给予支持;二是根据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的调整,对原《济南市加快技术转移转化若干措施》部分条款作相应调整;三是对《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若干政策措施》(“高校20条”)和人才政策“双30条”进行调整完善。

(三)着力抓好三项改革试点。一是“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试点,建立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体系;二是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制定《济南市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指引(试行)》;三是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总结推广第一批省属高校院所试点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经验做法,支持纳入第二批省属高校院所开展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四、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会议听取了关于《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起草情况的汇报。会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速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要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施策,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创新生态体系。


点击进入:

于海田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2月24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