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发布《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聚焦养老照护、康复辅具、适老设施、老年教育、老年旅游等重点领域,提出20条措施,推动养老与医疗、文旅、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一、提升养老产品供给水平
(一)完善多层次养老照护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兴办面向不同服务群体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支持品牌连锁机构不断拓展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以老年照护、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康养综合体。
(二)促进医养深度融合。优化医疗资源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等方式,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
(三)开发养老产品用品。支持康复护理、康复辅助、智能看护等产品研发。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辅具产品。
(四)鼓励发展老年宜居产业。开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照护等为一体的养老社区产品。打造代际融合、长者社区。倡导终身住宅理念,新建适合终身居住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拓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覆盖范围。
(五)促进老年旅游发展。发展康养旅游和旅居养老。鼓励旅游企业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加强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安全、便捷的老年友好旅游环境。
(六)激发老年教育市场活力。积极拓展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产品和培训课程。鼓励发展老年数字教育新业态。
二、释放养老产业发展新动能
(七)提升融资能力。强化对养老产业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带动。鼓励银行加大对养老企业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加强对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的信贷担保支持。
(八)加大财税支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等机构给予支持。
(九)拓展用地空间。保障新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项目,鼓励优先以租赁、先租后让方式供地。以出让方式提供的社会福利用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允许和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养老或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十)提升人才供给质量。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扩大养老产业专业人才招生规模。优化完善养老护理员评价体系和技能等级序列,拓展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养老护理、健康照护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十一)强化科技赋能。鼓励数字化养老服务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产品的研发。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场景、示范基地和示范品牌。
三、培育养老消费市场
(十二)激发潜在消费需求。通过适度补贴等方式,引导有条件的老年人购买适宜的专业服务和康复辅具用品。营造“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倡导子女更多为老年人消费。
(十三)鼓励发展养老普惠金融。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投入”的运作方式,加大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力度。支持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专为老年人客户发行的养老型理财、信托产品。
(十四)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持续拓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出台激励各类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优惠政策。加快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十五)打造高水平康养基地。突出“城市—康养—田园”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健康、观光、体验、休闲景区,形成一批临近康养基地的户外康养活动区。围绕“医、养、游、健、学”,积极打造康养产业集群。
四、优化养老产业发展制度环境
(十六)建立养老产业统筹推进机制。定期研究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加强养老产业统计,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十七)营造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定期公布现行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和养老产业投资指南。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推动养老服务补贴从“补供方”向“补需方”转变。加大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消费侵权行为的整治力度。
(十八)推进养老产业“双招双引”。围绕养老产业链,实行全链条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谋划和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带头示范作用、各具地域资源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产业推介项目。
(十九)建立健全产业服务平台。促进养老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孵化和产业集聚,着力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的全链条。
(二十)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依托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养老产业规划协同和项目协调,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功能互补,整体提升区域养老产业竞争力。
来源:安徽省政府网站
市政府研究室 2023-02-07 15:13:57
近日,安徽省发布《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聚焦养老照护、康复辅具、适老设施、老年教育、老年旅游等重点领域,提出20条措施,推动养老与医疗、文旅、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一、提升养老产品供给水平
(一)完善多层次养老照护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兴办面向不同服务群体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支持品牌连锁机构不断拓展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以老年照护、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康养综合体。
(二)促进医养深度融合。优化医疗资源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等方式,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
(三)开发养老产品用品。支持康复护理、康复辅助、智能看护等产品研发。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辅具产品。
(四)鼓励发展老年宜居产业。开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照护等为一体的养老社区产品。打造代际融合、长者社区。倡导终身住宅理念,新建适合终身居住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拓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覆盖范围。
(五)促进老年旅游发展。发展康养旅游和旅居养老。鼓励旅游企业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加强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安全、便捷的老年友好旅游环境。
(六)激发老年教育市场活力。积极拓展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产品和培训课程。鼓励发展老年数字教育新业态。
二、释放养老产业发展新动能
(七)提升融资能力。强化对养老产业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带动。鼓励银行加大对养老企业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加强对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的信贷担保支持。
(八)加大财税支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等机构给予支持。
(九)拓展用地空间。保障新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项目,鼓励优先以租赁、先租后让方式供地。以出让方式提供的社会福利用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允许和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养老或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十)提升人才供给质量。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扩大养老产业专业人才招生规模。优化完善养老护理员评价体系和技能等级序列,拓展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养老护理、健康照护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十一)强化科技赋能。鼓励数字化养老服务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产品的研发。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场景、示范基地和示范品牌。
三、培育养老消费市场
(十二)激发潜在消费需求。通过适度补贴等方式,引导有条件的老年人购买适宜的专业服务和康复辅具用品。营造“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倡导子女更多为老年人消费。
(十三)鼓励发展养老普惠金融。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投入”的运作方式,加大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力度。支持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专为老年人客户发行的养老型理财、信托产品。
(十四)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持续拓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出台激励各类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优惠政策。加快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十五)打造高水平康养基地。突出“城市—康养—田园”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健康、观光、体验、休闲景区,形成一批临近康养基地的户外康养活动区。围绕“医、养、游、健、学”,积极打造康养产业集群。
四、优化养老产业发展制度环境
(十六)建立养老产业统筹推进机制。定期研究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加强养老产业统计,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十七)营造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定期公布现行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和养老产业投资指南。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推动养老服务补贴从“补供方”向“补需方”转变。加大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消费侵权行为的整治力度。
(十八)推进养老产业“双招双引”。围绕养老产业链,实行全链条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谋划和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带头示范作用、各具地域资源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产业推介项目。
(十九)建立健全产业服务平台。促进养老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孵化和产业集聚,着力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的全链条。
(二十)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依托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养老产业规划协同和项目协调,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功能互补,整体提升区域养老产业竞争力。
来源:安徽省政府网站
编辑: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