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历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4-13 08:5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32个档案密集柜、近3000册档案、14个街道范围、10个分类类别,如此大量、细分的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历城区全部浓缩在了“一张网”上——历城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只要轻轻一点,便能迅速查阅辖区内14个街道不同类型退役军人的详细档案,实现查阅档案从“翻箱倒柜”到“一点即阅”。

这是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数字化赋能,推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枚硕果。

近年来,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锚定“走在前列”,瞄准“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深耕数字化政府建设,搭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月12日,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暨数字化建设推进会在历城区召开,标志着历城区退役军人数字化服务已走在全市前列。这不仅是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用数字化赋能,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历城区融入省、市发展大局的政治担当,为助力济南打造数字先锋城市贡献“历城力量”。

“五步工作法” 2796卷档案稳妥移交

在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档案室内,32个电子档案柜紧密排列。轻轻转动档案柜上的把手,看似沉重的柜子轻松滑开,不同颜色、排列有序的档案一目了然。

据了解,该套档案柜可放置1万余卷档案,并具备防盗、防水、防潮等“十防”要求,并且安装了温湿计、灭火器、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等安防设施,确保了档案管理阵地安全规范。

一纸档案,不仅是一名退役军人军旅生涯的原始记载,更是一段保家卫国的历史。

2021年7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七部门出台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意见,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立即行动。

调查摸底、建立台账、规范移交是数字档案建设的前提。

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所有街道的摸底调查,并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历城区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随后,该区选聘专业人员,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办公的方式,探索实行审核鉴定、分类排序、编制目录、双向确认和入库存档“五步工作法”,开展档案移交工作。同时,按照“边整理边移交原则,该区新建50平方米,配备32个档案密集柜,可放置1万余卷档案的专用档案室,并严格落实保密规定,自主开发了退役军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截至2022年8月,在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的基础上,该区完成区人武部2796卷档案移交工作,为后期数字化档案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纸端”到“指端” 档案管理更高效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便能检索出档案的存放位置、详细信息以及借阅情况等;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查阅退役军人的详细信息。依托数字化平台建设,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退役军人档案从“纸端”搬到“指端”,让查阅更加高效,也能延长原件保存时间。

在搭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时,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从档案的“建、查、用”着手:

“数字化”建档。对档案进行扫描等数字化处理,确保数字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安全,且与纸质档案保持一致。

“一键式”调阅。根据不同的档案类别设置不同颜色的脊背标,一个身份证号码生成一个专属二维码,全区14个街道退役军人档案实行分区域管理,只需扫描二维码,便能检索出档案的存放位置、详细信息以及借阅情况等,实现了“一人一档、一人一码、一类一色、一街道一区域”和“一键查询”。

“精准化”施策。在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的基础上,设置姓名、身份证号、入退伍时间、文化程度、安置方式等检索词条。通过准确检索“精准施策”,定向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服务。同时,设置退休、借阅等业务提醒。

数字档案的建立,目前已在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工作中发挥了实效:在去年优待证办理过程中,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数字化档案系统比对,为26名退伍证丢失的退役军人进行了身份认证,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2022年以来,通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该局为81人办理查档、复印等业务,因工作调动、升学、复学等原因转递档案36卷。

搭建数字化平台 托起退役军人“稳稳的幸福”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用数字化赋能,提升高质量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搭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横向与职能部门、纵向与上级业务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绘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一张图”,使治理与服务紧密融合,大大提高了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依托该服务平台,该局还将数字化赋能到思政建设上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媒体技术,借助智能飞屏+智慧系统、多媒体红外触摸屏、VR等智能设备,建设思政教育室,整合党史历程、革命伟人、精神谱系等红色资源,用于党建活动、老兵思想教育、新兵役前教育等,已开展思政教育覆盖达1600余人次。

历城区退役军人的数字化服务,目前已经从区渗透到街道、社区。

在此次推进会观摩过程中,在历城区鲍山街道曲家庄村看到,通过布设在家中的可视信息服务终端,该村退役军人可“一键呼叫”退役军人服务站、村医务室等。同时,该村还开展了退役军人之家线上+线下模块,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群,及时将上级安置就业、抚恤优待等一揽子保障“点对点”发送给退役军人。通过“信息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各项服务一键直达,实现5分钟联系、30分钟上门。

“很好啊!在家就能用手机申领补助,用服务终端就能一键呼叫,幸福感满满!”曲家庄村一名退役军人说。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