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提质增效让经济既有“韧劲”又有“活力”
发布日期:2023-06-12 09:0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强省会之“强”,强在不断升级的经济实力。2022年,济南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120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跑赢全国增速,连续6年跨越6个千亿元台阶。

这是一个拼劲十足的济南。

支柱产业持续壮大,新兴产业澎湃发展,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跻身2022年全国城市排名第6位;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强化,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对外开放能级大幅提升,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关口,外贸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

锚定“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济南绘就未来新图景,一个发展动能越发强劲的中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

聚力强引擎 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释潜力、强动能、提质效,点燃经济发展主引擎,焕发城市生机与活力。

2022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主导支柱产业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7%……济南实体经济的韧性显现,工业发展企稳向好,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济南又加快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济南将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个标志性产业链群,打造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围绕链接性强的产业头部企业,培育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透明质酸、生物质材料、空天信息等6个产业共同体。

根据《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和《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济南打造一流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更加明确,到2025年将构建起“1+2”三个万亿级产业发展体系,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济南正在铺开 一幅产业兴旺的美丽图景。

弹好协奏曲 敞开胸怀扩大朋友圈

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一直就有开放包容的“基因”,如今更是在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畅通对外交流大通道,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

2022年,济南实际使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关口,达到3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2%;外贸进出口总值2208.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9%……对外开放能级大幅提升。

济南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扬帆出海,筑巢引凤。

去年12月,济南时隔3年重启境外招商,“先头部队”分两路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开展精准招商,深化在科技创新、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合作;今年2月6日,济南“三团”齐发,赴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开展招商,推动一批重点在谈项目,推进济南国际投资促进联络站等合作事宜;5月22日至29日,济南组成高规格代表团访问韩国、日本,推进现有合作项目,洽谈潜在合作意向,达成深化合作共识。

国家战略机遇交汇叠加,济南全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济南将加大中欧班列发展力度,打造全国重要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同时谋划设立公共型进口保税仓库,进一步完善济南国际陆港功能。

在济南,对外开放的胸怀永远敞开,合作共赢的佳话不断上演。

谋新求突破 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经济持续发展,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济南坚持创新引领,持续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我国首个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量子计算术语和定义》获批发布,该标准是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个获批发布的国家标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5月24日,在德国汉堡举办的ISC2023高性能计算大会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构建的验证性计算集群在10节点研究型榜单登顶夺冠,标志着我国自主可控存储系统实现“弯道超车”。

济南另一组创新数据,同样令人振奋。

2022年,济南有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新增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

除此之外,部分关键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306.7亿元,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8%,高于全省0.34个百分点。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8.6亿元,增速13.2%,高出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创新济南,动力十足、活力四射,求新求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起一座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政策再加码 多举措厚植营商沃土

在一场政企座谈会上,山东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岱右现场发言。自2002年公司成立以来,深耕济南20余年,旺旺集团已连续19次在济南追加投资,投资总额由最初的1900万美元增长到现在的2.66亿美元。

上扬的营收数据,企业的快速扩张,侧面印证了济南留住企业的决心和底气。作为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第1位、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9位的城市,济南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实践。其中,率先推出“拿地即开工”、成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创新举措和涉企服务“一口办理”、“链上自贸”等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泉惠企·济企通”平台构建起了政企联通的“高速路”,使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在中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济南列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1位。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50万户,8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来济投资落户。

今年2月,《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印发,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全面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重塑,共提出350项具体任务,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良的营商环境,这样的济南越来越有速度、有温度、有厚度。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