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59XL/2023-00651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组配分类:省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3-06-30成文日期:2023-06-30

标题

关于省市共建区域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助推泉城新文化名片的建议

建议者

阮师漫

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

承办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答复时间

2023-06-30

答复内容

阮师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省市共建区域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助推泉城新文化名片的建议》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教育局牵头,会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聚焦省市优势资源共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意见,我们高度认同,正在努力推动。从2020年起,我市积极筹建空天信息大学,已取得重要进展,现将大学筹建等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空天信息大学的基本情况

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规划汇报会”上,原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提出,深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空天院)与济南市合作,共建空天信息大学。我市联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对筹建空天信息大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论证,空天信息大学定位于服务承接国家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战略,致力于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支撑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崛起,取得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的攻关突破,成为山东省、济南市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支撑。

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济南建设空天信息大学,定位为省属公办本科大学,由省市合建。2022年1月18日,省委、省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3月17日,市委、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以及中科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院士任组长的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工作济南市领导小组。2022年12月2日,教育部将在济南建设空天信息大学纳入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2023年1月1日,《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报教育部备案。目前,已成立校舍建设专班、内涵建设专班、大学临时党委,专班专人推进大学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末完成大学设立。

二、空天信息大学的选址情况

大学选址在山东财经大学原明水校区,现有可用建设用地1570亩(已办产权证1120亩,预留450亩),首期改造现有校舍约15万平方米,后期新建图书馆、游泳馆、实验楼等校舍,总建筑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另外配套建设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赛场、卫星接收站以及总面积约20万平米的人才用房。空天信息大学未选址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内,一方面主要考虑起步区建设用地资源十分紧张(建设用地约占起步区总用地的30%,绿地、水域等蓝绿空间用地约占起步区的70%);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约定,山东财经大学搬往圣井主校区办学后,将原明水校区以18.04亿元的价格置换给我市,利用其现有校舍举办大学有利于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省时间;第三方面是经中科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院士带领专家团队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山财大原明水校区所处地理位置特别是周围山地、山坡特别适宜建设卫星接收站等教学实验设施。

三、空天信息大学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空天信息领域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在济南建设空天信息大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主动服从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的重要举措。

空天信息大学聚焦空天信息领域,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未来空天信息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造就引领关键技术变革的卓越工程师、催生核心技术的工程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的创业家企业家为根本任务,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为核心机制,推动空天信息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空天信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2022年6月30日,李干杰同志在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工作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五个一流”(打造一流的理工类大学、一流的人才高地、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一流的产业发展高地)的定位要求。

空天信息大学是全省“十四五”期间启动筹建的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本科大学,也是全国“十四五”期间允许筹建的为数不多的公办本科大学。该大学能够确定在济南市建设,不仅对于济南市、山东省,乃至对于沿黄九省(区)、全国的高校布局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辐射带动作用,其培养的人才,延展的科技链、产业链,产生的人才、项目、资金等综合集聚效益,势必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有益的推动和影响。

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高等教育谋划

我市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起步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经过积极争取,《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支持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国家级基地”;《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项目规划占地542亩,建筑面积约20万㎡,总投资约15亿元。拟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建设周期五年。由济南职业学院作为立项主体,建设内容涵盖智能制造、机电数控、新能源汽车等10个专业门类,拟建设1个研发中心、1个管理培训支撑平台、1个国际交流中心、9个行业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并配套建设公寓、食堂、体育活动等设施。待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后,济南职业学院初步具备升格为本科大学的硬件条件,届时我市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学校设置的有关规定要求,积极支持将济南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大学纳入“十五五”高校设置规划,在起步区建设的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可作为济南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大学后的校区之一,实现在起步区落户公办本科大学的目的。至于大学名称,考虑到1985年河南省曾在郑州市设立过“黄河大学”,1991年整体并入现郑州大学,在教育部启动“十五五”高校设置规划时,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学命名的有关规定再行研究。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