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行动——访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效恩
发布日期:2023-07-20 09:3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建设法治政府是‘强省会’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卫健事业发展改革全过程,一体推进‘立法、普法、执法、用法’,依法治理、依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健康济南建设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效恩表示。

坚持循法而行,筑牢法治建设“压舱石”。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列为委党组会、主任办公会重要议题,纳入年度重点任务,纳入机关处室、委属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处室具体抓的法治工作机制,确保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同步推进。二是加强立法引领,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济南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于2021年3月实施;《济南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济南市卫生健康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于2022年修订完成;《济南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现已进入二审程序。三是加强制度引领,编制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制定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年终述职述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等制度50余项,并严格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评估清理。持续开展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完善医疗机构法治制度体系,推动医政管理法治化。

坚持全面普法,奏响法治建设“最强音”。一是落实普法责任,模范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应知应会”学法清单,发放《领导干部学法手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国家基本法律、卫健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通过集中培训、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知识竞答等活动,推进普法常态化。二是创新普法机制,在持续开展普法“六进”的基础上,精准对接管理相对人需求,实行“预约式、订单式”送法服务,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丰富普法渠道,依托官网、院报院刊及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打造全覆盖宣传矩阵,通过制作图文动画、发布短视频、征集普法作品、申报法治课题等形式深化普法宣传,系统普法参与率达100%,切实强化了法治意识。

坚持依法行政,彰显法治建设“公信力”。一是加强综合执法,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持续开展卫监执法“蓝盾行动”。2020年以来,开展无证行医、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等各类专项整治60余项,强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督覆盖率、人均办案数等指标保持全省前列。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建立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设立“法治政府建设暨行政执法公示”等网上专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为执法人员配备手持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提升执法透明度。三是提升执法能力,每年组织执法技能竞赛和案卷评查,获评“全省执法优秀案例、执法办案能手”数量领跑全省,多个案例入选国家卫生监督优秀案例、全市教科书式执法案卷。

坚持放管结合,打造法治建设“优环境”。一是细化便民服务,围绕“一件事一次办”,开展流程优化再造,全部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进“减证便民”,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开展“智慧导服”服务,提升办事咨询便利度。二是实施柔性监管,在全国率先推行“不予、减轻、从轻、从重”处罚“四张清单”,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权,让执法兼具力度与温度,并得到央视《法治在线》报道点赞。三是做好惠企服务,组建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按月监测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协调解决融资、防疫等诉求。落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扶持政策,争取并为医疗机构发放奖补资金527万元。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