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历下区率先建成全市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到2021年初获批国家级产业园;从燕山园区的筚路蓝缕到中央商务区园区的起步成势,见证了历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2022年8月1日,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央商务区园区投入试运营,历下人社政务服务大厅也顺利搬迁并正式对外开展服务。这个立足济南、面向山东,服务华北地区、黄河流域的国家级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正踔厉奋发,走向未来。
两大园区协同推进 开启产城融合“加速度”
作为历下区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园区和燕山园区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其中燕山园区是我市最早规划布局的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园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3.5亿元,服务用工单位1.98万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历下区人社局以打造国家级园区运维管理标杆为目标,按照“完善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营造产业生态”的发展思路,围绕房租减免、经济贡献、品牌创建、高管补贴等,出台国内领先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如今,“两园中心、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历下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机构)增至221家,猎头、薪酬规划、管理咨询、服务外包等要素齐备,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合理配置、快速增长的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历下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工作创新年”“招商服务年”目标要求,根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服务产业链发展需要,坚持招大引强,开展招商攻坚行动。先后赴北上广深、苏州、南京等地走访企业136家,对接400余次。感召于中央商务区园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力资源头部企业上海外服(山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山东人才共享科技有限公司、新东方山东区域总部等近30家企业已经入驻,预计实现税收约1.76亿元,产值约112亿元。
要素赋能数智运维 打造企业集聚“引力场”
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儿走、资金就往哪儿流、项目就在哪儿建。
中央商务区园区位于中央商务区坤顺路1819号,一期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由4层的公共服务楼和20层的产业楼组成。园区采用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监管、专业机构运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五星级服务标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这里有环境最佳、服务最优的公共服务大厅,设置办事区、等候区、自助服务区、休闲书吧;这里集成就业、人才、社会保险、税务、医保、监察、仲裁等部门,市区联动开设30余个窗口,依托“智慧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为企业及群众提供快捷一站式服务;这里打造山东省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行业核心展示空间,提供产业推广、行业合作平台;这里建成国际人才服务港,开展人才订单宣讲、“博览历下”博士后企业行等活动,营造“近悦远来”软环境。
服务到位源自于用心倾听。园区为企业提供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一体化管家服务,设立企业服务专员,按照“一企一人”原则,全方位跟进入驻企业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全面提升园区企业满意度。
凤鸣高岗正当其时 抢占人力产业新高地
“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2022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产业园区”……济南中央商务区集聚了各类优质企业6500余家,为高端人才的汇集、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央商务区园区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的发展定位,凝心聚力优环境,厚植沃土促发展,激发产业新活力,打造产业发展“磁力场”、人才集聚“引力场”、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赋能“新高地”,为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历下区人社局围绕招商引资、园区运营、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一方面“走出去”,扩大园区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黄河流域(国家级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邀请国家级园区、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企业集聚,通过构建以品牌运营为主的增值服务体系,驱动园区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引进来”,加大力度靶向性精准招商。深入研判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趋势,坚持“招大、引强、择优”,从招商区域、招商项目、招商企业多维度出发,绘制招商地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央商务区其他楼宇牵线搭桥,为全区招商工作贡献人社力量。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历下区举办高层次人才技术成果推介会 07-31
历下区:机遇之城再迎发展新机遇 07-28
历下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再升级 07-02
历下城管为保洁员撑起清凉伞 06-24
历下区为37家社区肉菜店发放现金奖励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