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59XL/2023-0074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组配分类:常务会议议题解读
- 发布日期:2023-08-05成文日期:2023-08-05
- 标题:议题解读:关于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议题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7月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
一是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深化道德建设。紧跟主题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青少年。二十大召开前,组织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等活动,生动形象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活动1.6万场次。二十大召开后,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以“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等为主题,通过班会、队会等形式,向少年儿童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时间节点,用党的初心使命感染青少年。在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我向党旗敬个礼”“我与国旗合个影”等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主题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勇担传承使命,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开展“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电视大赛、情景小剧创作表演、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戏曲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近千场,把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出来、演出来、写出来、讲出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时代新人。
二是改进思政德育工作,提升育人水平。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把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成效等作为重要指标,修订《济南市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依托“我爱泉城”文明创建智慧平台,推动文明校园网上材料申报工作,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在济南日报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展示文明校园良好风貌和经验做法,引导各级各类学校重视教育人培养人的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汇聚大中小学和科研机构资源,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教研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4次全市研训活动,实现主题式、一体化备课教研培训与教学创新的常态化运作。评选表彰市级德育品牌30个,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向重实效、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深化思政实践活动。组织“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研学实践活动,活动累计行程1988公里,累计撰写研学日记560篇。打造济南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云地图,在全市范围内挂牌命名184个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聘任市级校外辅导员136人,引领少先队员常态化开展实践“打卡”活动8000余场次。
三是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开展教师榜样、特色班级、先进学生三个层次的典型选树宣传,形成优秀教师打造特色班级、特色班级培育先进学生的良好局面。建强育人队伍,优化师德师风。开展第二届班主任育人核心能力展示提升活动,13位班主任在2022年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奖,且包揽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第1名,获奖人数居全省首位。20个班主任工作室入选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争创英雄中队,创建特色班级。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部署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1.7万余个中队积极参与创建,采取线上线下参观探访、人物寻访、社会调查等实践方式,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创建市级英雄中队50个,并在全国主题云队会上展示创建成果。选树身边典型,学习身边榜样。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举办2023年度济南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济南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引导全市广大少年儿童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合力关爱促进成长。整合资源力量,推进全域协同育人。召开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协调机制全体会议,印发《关于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方案》《济南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协调机制》等文件,制定2023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项目清单47项,以项目化、清单式方法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构建线上线下相贯通、校内校外相融合的立德树人新格局。多样立体宣讲,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入脑入心。市、区县有关部门分级牵头成立了名师专家、家庭教育等176个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家长学校、文化场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阵地,开展宣讲1600场次。创建“劳动最光荣”青少年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品牌,打造全媒体、全动员、全要素“个十百千万”劳动最光荣工作矩阵。筑牢安全屏障,推进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强化学校周边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摸排中小学校980家、幼儿园2120家,连续五年实现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为零。在师生量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治安环境较复杂的约290所重点小学,每日投入警力1000余人次开展“护学岗”勤务,开展校园周边售烟、酒、彩票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提供服务支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推出“泉城暑期文化艺术服务季”活动,集中推出1000余场次涵盖阅读推广、艺术展演、非遗体验等多门类文化艺术活动。依托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开设“家门口的假期托管班”327个,提供思想引领、家教指导、安全保护、慰问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假期托管服务,动员志愿者、社区妇联干部、爱心公益人士3590人次、组织活动1396场次、受益家长儿童1.4万人次,切实解决了未成年人假期看护难问题。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着力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协调机制,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强化全媒联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选树宣传一批品牌项目、优秀案例、特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着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注入新活力。持续开展“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牢对党的政治情感基础。
三是着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发挥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第一课堂”作用,持续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系列活动,传播家教好理念,弘扬时代好家风,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四是着力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聚焦校园周边不文明经营、不文明交通问题,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交通秩序、文化秩序、烟酒彩票销售,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校园周边环境面貌,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会议听取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开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要以内容鲜活、吸引力强的各类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要统筹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