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足济南供气、供热行业实际,聚焦主动服务,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为民办实事、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组织各区县和相关企业,联合供水、供电、通信等行业部门持续开展“三上门、三集成”等活动,以实实在在的便民利企行动答好为民服务考卷,不断提升用户获得感、满意度。
谱写服务“新乐章”
水电气暖信业务无差别一站式受理
办好温暖“民心事”
全力以赴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供暖是城市的一支特殊计量器,测量着民生建设的温度。在槐荫区匡山小区,这支计量器持续升温。自去年纳入供热一张网以来,该小区各项“升级”工作就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推进,如今,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小区的居民们也高兴地期盼,今年冬天家里更暖和一点、更舒适一些。
匡山小区是济南“供热一张网”覆盖区域逐年递增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供热区域整合改造,尤其是去年,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指导下,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组织济南能源集团完成了原匡山热力中心和绿园供热公司两家民营企业550万平方米供热区域的接管,实现了该区域5.5万户居民用户与全市供热的“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完成接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升级改造。”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接管区域内供热管网设施老化严重的实际情况,济南能源集团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从管网的互联互通改造到部分泄漏淤堵热力管网的升级,以及换热站自控及监测仪表的迭代,繁琐的改造工作自今年供暖结束那天起就陆续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整合改造项目171项,整体进入收尾阶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夯实热源保障工作,济南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运营、一网多源、提质增效”的供热“一张网”工作思路,在西部城区构建大型热源支撑,开工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加快推进“石热入济”等长距离供热项目,形成大型热电联产热源供应保障能力1.55亿平方米;在东部城区补充清洁热源,实施东城智慧热源项目,充分挖掘章丘化工园区工业余热,预计新增清洁热源供应2000万平方米。通过规划建设供热重大基础项目,进一步增强供热保障能力,改善大气环境,助力“双碳”战略。
据悉,为保障今冬供暖工作正常运营,目前,全市各供热企业即将结束非采暖季供热设备“体检”工作,进入供暖前的准备阶段,供热管网注水试压工作也已陆续启动,煤炭储备等各项供暖准备工作有序进行,2023—2024年采暖季供暖运行已经进入倒计时。
拧紧安全“守护阀”
筑牢燃气安全防火墙、生命线
“用上了新的燃气管,安全性高了不少!”在制锦市小区,居民王女士打开燃气灶,准备给快要放学的孙子做饭,从6月份燃气公司给家里换上了不锈钢波纹软管后,感觉用气踏实多了。
在济南,不少老旧小区居民跟王女士一样,尝到了“小软管”更换背后的“大民生”甜头。
“近两年来,各区县、各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做好燃气橡胶软管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及市政府安排,加强调度、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到今年七月底,经历两年攻坚,共计完成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升级改造173余万户,为全市天然气居民用户安全用气增加一道‘防火墙’”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主城区计划更换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20万户,现实际更换近23万户,超额完成任务目标,进一步提升了济南燃气用户本质安全水平。
燃气安全不仅事关民生,也是全市安全生产一排底线重要事项之一,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对15个区县燃气安全整治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摸排燃气管线2.7万公里,累计发现安全隐患2773个,已经全部整改完成;排查了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202个在建工程,全部落实保护措施;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已完工37.712公里。”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8月份以来,为贯彻国家、省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组织全市燃气管理部门开展检查1461次,检查企业1338家,发现问题550个,目前正在跟进督导整改工作。
守牢为民初心,办好民生实事。下一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坚持紧盯城市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期盼,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提前谋划,科学布局,会同各公用事业单位,以优质服务提升泉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朱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