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向阳作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89467件、审执结277851件,比2022年分别增长34.02%、26.85%。其中,市法院受理30261件、审执结30244件,分别增长21.48%、19.33%,收结案数均创历史新高。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济南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审结一审刑事案件7114件,判处8737人,分别增长17.18%、14.54%。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619件671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一审案件23件217人、二审10件157人。坚持宽严相济,依法对1459名被告人判处非监禁刑。
坚决维护公共安全,审结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48件56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审结相关案件37件87人。维护群众“钱袋子”安全,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1065件1431人、养老诈骗犯罪案件23件72人。
坚决惩治贪腐犯罪,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69件77人,其中原为县处级以上干部的14人。依法严惩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审结涉及征收拆迁、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54件62人。
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派员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对接232个特邀调解组织、1472名特邀调解员,诉前化解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43345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服务强省会建设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一审商事案件68040件,标的额428.9亿元,分别增长35.94%、23.73%。审结买卖、承揽、运输等合同纠纷案件18366件,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245件,涉自贸试验区案件2187件,涉外、涉港澳台案件89件。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41件300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纠纷案件19392件。
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773件,增长54.21%。审结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类案件805件。审结侵犯“潍柴”“精益眼镜”等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1720件。
促进市场要素高效配置,审结破产清算案件355件、重整案件18件,会同相关部门妥善化解债权37亿元、盘活资产23.4亿元、释放土地资源950亩。建立“预重整”制度,7家民营企业通过出售式预重整,成功恢复生产经营。
大力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办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3945件、非诉执行案件913件,分别增长16.54%、11.75%。全力保障“项目突破年”重点项目建设,审结涉城市更新、拆违拆临案件654件。推动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实体化运行,诉前化解778件。
不断筑牢生态环境法治屏障,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1682件,增长21.27%。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行为,审结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39件108人,判处罚金、生态修复赔偿金3163万元。依法保护耕地资源、促进水电合理利用,审结相关案件842件。
坚持人民至上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升级诉讼服务体系,完善适老适残适弱服务措施,12368热线答复咨询5.33万次。加大司法人文关怀力度,为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93万元,司法救助刑事案件受害人等443万元。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审结婚姻、住房、教育、医疗等涉民生案件78299件,增长32.4%;执行到位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等17.9亿元。审结涉建设工程、房屋买卖、租赁、物业等纠纷案件22105件。平等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审结劳动争议类案件12392件,妥善处理“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维权纠纷334件。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离婚、继承、抚养等案件12051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4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26份。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审结相关案件235件。
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加强执行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执结案件127546件、执行到位369.78亿元,分别增长18.2%、11.2%,执行到位率上升11.99个百分点。研发“机动车联动控制平台”,成功扣押机动车112辆,有效解决找车难题;在全国首创“带封过户”,通过市场化方式盘活查封财产,最大限度实现财产价值。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发布失信信息15161条,拘留338人、拘传685人、移送追究拒执罪11人,促使30.87%的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推进改革创新 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深化数字赋能,动态跟踪办案流程,实现监督管理实时化、精准化,审限内结案率上升1.55个百分点。
稳步提升审判质量,全面推广应用“法答网”,组织56名业务骨干研究解答法律适用问题1722个,促进“类案同判”“同案同释”。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49.35%的民商事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化解,上升4.54个百分点。完善审判质效评价体系,一审案件上诉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下降0.25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数字法院建设,执行全流程网上办案,网上受理立案申请32.1万件,在线开庭4.6万件,电子送达454万件次;试点二审网上立案,网上立案率88.6%,立案周期较试点前缩短3/4以上。强化简案快审,全市法院共设有速裁团队69个。全市员额法官人均办案378件,居全省前列。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我市建成“如康家园”180余处 01-07
幸福在手边,让民生事儿“热气升腾” 01-01
我市积极做好烟花爆竹禁放宣传引导 12-25
全省人防工程预计年末新增超1000万平方米 12-19
我市今年新增人防工程停车位3万个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