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午后的阳光让建筑工地多了一丝暖意。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济南临空国际生态港政企合作项目施工现场,数百名建筑工人正全力赶工,向早日建成投用发起“新年冲刺”。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租赁住房成为居民解决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为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济南构建起租、购、补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住房保障网不断扩大、织密、加固的同时,为打造安居宜居“人才高地”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渠道筹集保租房 3.5万余套新改建房源助力新青年安居
今年28岁的金融从业者小金已经“济漂”3年,其间历经多次搬家,居住环境仍不尽如人意,甚至还要担心房屋安全。直到去年,小金选择在位于历下区的一处青年公寓租住,才告别了经常拎着大包小包搬家的日子,真正安定下来。
小金租住的房子不大,但不到50平方米的单间里家电家具等配置齐全。不仅如此,公寓公共区域还配备了日常休闲区、健身区、开放式公共厨房等,为年轻住户提供了便利的休闲、社交空间,这让小金很满意。
像小金一样的“新市民”对租赁住房有着旺盛的需求,同时对居住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济南为建设高质量保障性租赁住房,打出了“组合拳”,一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标准等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和建设品质。
据了解,为提升城市住有优居的“软实力”,我市采取了产业园区配建、轨道交通沿线建设、闲置土地盘活等多种筹集方式,去年全年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650套(间),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济南临空国际生态港政企合作项目是一个产业园区配建保租房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近4000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居住需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银丰租赁公寓是我市首个由民营企业建设的保租房项目,机床二厂厂区里的吉尔人才公寓是全市首个利用国企存量工业用地建设的保租房项目,这些房源建成后都会为城市筑巢引凤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租购并举补贴制度 亿元补贴惠及数万户“新市民”
“我刚领取了这个月的住房补贴,压力缓解了不少。”日前,家住历下区的王琳说道,去年申请了租房补贴,通过审核后现在每月都能领到700块钱的补贴,能解决一大半的房租问题。
近年来,济南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突出住房保障这个工作重点,除了筹集房源外,还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新青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进一步增强住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光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都在我们的补贴范围内,满足条件就可以申请。截至目前,补贴政策已惠及数万户新市民、青年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累计发放补贴逾1亿元。
人才安居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构建“购、租、补”一体的人才安居制度体系,截至目前为4042名高层次人才核准发放4.51亿元,为做好“双招双引”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来济南干事创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全面支持。
持续推进公租房配租 10余万户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终于拿到新家钥匙了,开心得很!”1月4日一大早,63岁的徐小六和老伴来到公租房小区天成新居,盼了许久,终于迎来了搬家的日子。办理好入住手续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新家的房门,房子虽然不大,但徐小六还是激动不已。他说,终于能在阳光明媚的新家过春节了。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对于很多困难家庭来说,公租房是他们实现安居梦的希望。为了让更多困难群众有房住、住得好,2023年济南市公租房实物配租常态化申请分配以来,共完成4个批次的选房工作,累计为约700户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住进公租房,终于过上了冬暖夏凉的好日子。”在西蒋峪公租房小区,租户张元说,这是他入住公租房的最大感受。
入住公租房之前,张元蜗居在全福街道附近的一处砖瓦房,房子不但老旧狭窄,卫生间、厨房也是公用的,生活极其不便。
“听说有政策可以申请公租房,我就交了资料,没多长时间就申请下来了,搬家以后不仅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还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张元说,因为身患疾病且一个人居住,小区的工作人员总会格外关照,时常上门看望,嘘寒问暖。
在济南,像徐小六、张元这样享受到公租房政策红利的家庭有10余万户。
“我们的公租房品质也不比商品房差,房屋虽然面积小但功能全、小区数量多且分布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租房“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租户可以拎包入住。
从公租房常态化实物配租到保租房多渠道筹集建设,近年来,济南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住房保障规模,住房保障人群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提升。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完善租购补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多层次织密扎牢住房保障网,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更高目标迈进。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我市着力提高新建商品房办证效率 “交房即办证... 12-15
济南物业服务“随手拍”上线运行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