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市委金融办专场)。据悉,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0家、股票62只。今年,我市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不断开创省会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去年,全市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081.7亿元,同比增长6.5%,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余额44493.7亿元,同比增长12.3%,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7个和0.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952.7亿元、贷款余额2875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10.1%。2023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94.8亿元,同比增长9.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和3.3个百分点;新增直接融资4107.96亿元,同比增长31.2%,稳居全省首位。
截至2023年末,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747.1亿元,同比增长40.6%,高于同期贷款增速30.5个百分点。相继推出“人才贷”“人才险”“人才路演”等人才金融品牌,“人才贷”累计备案金额7.49亿元。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总保额25.23亿元。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及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向驻济各银行机构推送工业、农业农村、住建等领域项目和企业263个,融资需求超过1500亿元。
去年,我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山东服务基地平台效应,全力推动企业上市,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新增数量居全省首位。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0家、股票62只。推动公募REITs实现破题,山东高速集团发行我省首单上市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募集资金29.85亿元。
今年,我市将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不断开创省会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市将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工作,发布2项以上科创金融地方标准。开展科创金融重大项目示范引领行动,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试验区建设短板弱项进行攻坚突破。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总部资源倾斜,推动金融资源流向绿色发展、小微企业和健康养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发挥专项资金激励作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资金聚集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硬科技”企业、“三创四新”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围绕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链等,持续扩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发挥“四合一”资本市场山东服务基地作用,构筑上市专业服务生态圈。
与此同时,依托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开展数字金融密码创新,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扩容增量,推动数字人民币消费集聚区区县全覆盖。落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实施细则,分批启动试点项目申报和建设。推广完善“泉融通”融资服务平台,持续汇集各类数据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融资服务。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监测能力,做到对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2023年度第二批全国绿色饭店名单发布 济南... 03-07
济南民营企业家代表谈“专精特新” 03-02
济南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5200亿元 01-31
济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去年同比增133.3% 01-31
省属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