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59XL/2024-00386 组配分类: 常务会议议题解读
- 成文日期: 2024-04-13 发布日期: 2024-04-13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厅
- 标题: 议题解读: 关于《济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编制情况的汇报
- 发文字号:
一、议题事项
关于《济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编制情况的汇报。
二、议题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加强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编制了《济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三、议题目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让城市无碍、生活有爱,以无障碍环境建设彰显泉城温度,将济南市打造为“全民友好、共享宜居”的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建成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社会。
四、议题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10号)《中国残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关于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发〔2021〕47号)《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山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省政府令第324号)《山东省残联、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6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残联发〔2022〕21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山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的通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济政发〔2021〕9号)等。
五、主要内容
(一)分区建设指引。结合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空间分布、现状设施建设水平和上位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发展格局,科学划定无障碍环境重点建设区、一般建设区、其他片区。
(二)分类建设指引。规划提出三大类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内容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一是安全便捷,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线路、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内容;二是健康舒适,包括居住社区、居住建筑、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建设内容;三是多元包容,包括公共建筑,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广场,公共卫生间,无障碍信息交流等建设内容,制定具体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
(三)构建“四级五类”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制定市级、区县级、街镇级、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构建“四级五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市区定标、街道社区问需的服务模式,将康复、托养、就业、教育、文体五类公共服务在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进行落实,引导无障碍社会服务内容建设。
(四)分期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细化了近期(2024—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建设规划,形成了近期改造项目共计1398个。其中,城市道路433条(段),公交站点492个,公共交通设施51个,居住社区281个,公共建筑25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广场及应急避难场所47个,公共卫生间15座,无障碍信息交流(网站及媒体栏目)54个。
六、下一步计划
(一)加快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对既有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公共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结合城市更新等城市建设同步开展无障碍改造工作,明确改造内容、完成期限、责任主体、资金保障等,定期调度落实情况。
(二)加强无障碍环境制度保障。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结合国家最新法规和政策规定,起草济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的具体办法、细则,为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过程监督。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审查规范化,加强技术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管理,要求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并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实现贯通。
七、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经过讨论与研究,会议通过该规划的审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和政策机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各方面。要健全完善无障碍设施“硬环境”,持续优化无障碍服务“软环境”,切实强化监管维护与设施利用,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