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圈心”频动看济南都市圈活力
发布日期:2024-05-19 07:3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7日,济南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高质量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

这是继1月29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2月6日济南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贯彻落实措施、2月25日济南都市圈六个城市聚首济南召开都市圈建设工作座谈会、3月8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之后,济南都市圈建设的“最新动作”。

济南都市圈“圈心”城市的落实推进速度之快,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圈心”引领,整个都市圈才能频频取得更大突破。

当前,济南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高质量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无疑是“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合一的“施工图”。虽然行动计划具体内容还有待公布,但这足以释放一个“强信号”——济南都市圈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发展加快推进!

机遇,把握住了才是真机遇

济南都市圈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之一,赋予了济南在国家层面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使命。这既是国家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济南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对于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唯有做大做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才能带动都市圈内城市共同发展。

济南制定《高质量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主要是围绕如何练好“内功”、提升“圈心”辐射带动作用。

行动计划从优化都市圈发展格局、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生活圈、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这份计划还附重点任务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可以说是既有路线图,又有推进切入点和重点抓手。

5月7日的济南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门强调:把握重大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联动发展等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实,推动济南都市圈建设尽快取得实效。

顶格会议的接续推动,将为济南都市圈建设带来强劲推力。

重点,抓好了才能“以点带面”

近日,津潍高铁济南联络线(以下简称“济滨高铁”)惠民站第一根工程试桩顺利开钻,标志着站房施工正式拉开序幕,济滨高铁建设迈入新阶段。

济滨高铁建成后,南端连接京沪、济青、石济、济郑、济莱高铁,北端连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将结束济南市济阳区、商河县和滨州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优化全省高速铁路网布局,促进济南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之一。如今,济滨高铁、济枣高铁都在加快推进,济南到都市圈各市高铁直达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截至3月底,济南大北环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04.5亿元,占投资概算141.7亿元的73.78%,路基工程完成98.6%,路面工程完成71.5%,预计年内建成通车。此外,济南还将提速大南环的相关工作,加强毗邻区域间普通公路的统一规划建设,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畅通道路“微循环”。

交通联通之外,产业协作、科创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享等都是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工作。

产业协作发展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高水平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聚焦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联合编制产业链动态发展图谱需求清单、招商目录,推进跨市域的产业对接合作。圈内城市文旅资源丰富,可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跨区域打造环泰山、沿黄河、沿大汶河、齐长城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线路共建、品牌共推。

科创资源协同创新的前景广阔。创新,是发展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济南可以发挥省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支持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周边城市通过“创新飞地”等途径探索加强创新协作,协同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让创新惠及整个圈内。

公共服务均衡共享的空间很大。真正的都市圈,一定是公共服务均衡共享的都市圈。这篇涉及民生的服务文章可以而且应该做深做透。比如,通过共建医联体等方式推动民生资源的优化布局,让都市圈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政务服务跨区通办,聚焦企业服务等高频重点事项,简化办理环节和流程,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重点工作的深入推动,让济南都市圈真正像“一家人”!

协同,推进落地了才是真正的都市圈

都市圈,只有真正协同联动起来,才是共建共享共荣共生的都市圈。

协同,让绿色低碳发展资源共享。比如正在陆续实施的石热入济、聊热入济项目,到2025年底将增加超1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其中,聊热北线长输热源工程管网长达105公里,将热源从电厂输送至济南市区,供热面积可覆盖7000万平方米。未来,西部外来热源将自西南方向进入济南城区党杨路泵站,通过相关热网主管线供应至原明湖热电厂供热区域。与外热入济工程相应的是,济南将逐步实现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

2月18日,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与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肥城分中心签订《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两地就远程异地评标开展战略合作达成一致,将在评标专家、交易数据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开展。公共服务的协同,让圈内企业走到哪都能以同样的标准办理涉企事项。这样的协同,还在深入推进,覆盖面还在扩大。

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协同。《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提出,制定产业同城化发展引导目录,强化区域产业政策对接,强化济南周边城市服务配套和产业承接能力,打造“济南研发+周边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格局。分类培育一批5000亿级、3000亿级、1000亿级产业发展平台。共建都市圈产业(链)合作机制,建立产业链协作需求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

协同,更要放宽视野、登高望远。

济南都市圈还将强化与青岛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济青科创制造廊带,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开放协作和陆海港口联动,唱响新时代济青“双城记”。深化济南市与临沂市革命老区对口合作,重点打造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文化旅游4个合作升级版。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与省级新区探索园区合作机制,发展“飞地经济”。

同时,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泰安市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黄河流域交流互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长效机制。

“圈心”向前,济南都市圈将迎来更多实质性突破!未来可期!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