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组织召开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基于谱-效多模态融合分析的金银花口服液抗病毒药效物质研究及其应用”项目的启动会。会议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南屏主持。
专家组由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鞠建华教授,济南大学、金银花全产业链高值高效关键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磊教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平研究员,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臣臣组成。
会上,项目负责人王毅教授首先对项目的背景意义、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王毅表示,金银花作为一种鲁十味的代表性药材,临床应用广泛、药食两用功效显著。本项目运用基于多尺度评价与多指标融合的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方法,为金银花抗病毒药效物质及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技术保障。项目旨在筛选金银花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药效物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对于保障药材质量、支撑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与会专家们就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思路的新颖性、科学性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并针对项目研究路线和后续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专家一致认为,谱-效多模态融合分析技术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金银花中含抗病毒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对于深入研究金银花口服液的广泛抗病毒机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对项目实施为山东地道药材“鲁十味”研究提供全新范式寄予厚望。建议项目组充分利用实验室微生态研究优势,拓展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茬次的金银花药效研究,筛选“优型、优质、优效”金银花品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科技教育处处长毛新对项目内容及研究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作为联合基金项目的发起方之一,对本项目寄予厚望,并热切期盼能与实验室携手开启一段富有成效的合作新篇章。她建议项目组开展全面而深入的探索,不仅要深化对其药理机制的理解,更要将科研成果无缝对接至百姓日常生活,实现“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进而实现“预防胜于治疗”的“治未病”理念,促进金银花药效物质在抗病毒领域的作用机制研究走向产业化、模式化道路,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最后,吴南屏对本次启动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给予的建议及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项目组成员能够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注重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优势,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金银花口服液抗病毒药效物质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是由山东省和济南市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1年8月13日注册成立,落座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
实验室共建单位为浙江大学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单位为山东大学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围绕“微生态生物医学”领域的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和生物医药国际强国战略性科技前沿,对标国际先进实验室,着重建设“微生态与感染”“微生态与衰老”和“微生态生物技术”三个战略研究方向。
李兰娟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微生态与感染方向的学科带头人;顾晓松院士、张运院士担任微生态与衰老方向的学科带头人;郑树森院士、陈子江院士担任微生态生物医学技术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人工+无人机”同步巡查秸秆利用和禁烧情况 ... 06-19
看生态之城的“幸福常态”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