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59XL/2024-01067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日期: 2024-08-10
- 标题: 政策解读:关于《济南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解读
- 发文字号:
一、政策背景
2024年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国知发保字〔2024〕4号),选取济南等15个城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建设期2年。通知要求试点城市结合发展实际,强化整体部署,加大资源投入和条件保障,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带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部署,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作用,结合济南工作实际,制定《济南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
二、政策依据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山东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山东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
三、出台目的
通过两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部署科学合理,知识产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链条保护运行顺畅,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公共服务和保护效能显著提升,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作用有效发挥,知识产权为济南强省会和都市圈建设提供更强有力支撑,立足济南、辐射全省和黄河流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示范作用充分彰显。
四、重要举措
《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措施、标志性成果、进度安排、组织保障六大板块。
《建设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能、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体制机制改革、保护体系建设、高水平服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努力形成一批创新举措,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建设方案》提出:加强重点部署,把示范区建设列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济南都市圈建设重要任务。研究制定《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推进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提升行政保护效能。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落实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等人才举措。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展知识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网络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完善涉外知识产权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增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推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济南分中心建设,强化涉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方案》提出:发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重大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加强济南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建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机制。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流通交易和权益保护。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争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地理标志展示推广中心,搭建地理标志交易平台。
五、与上级文件的异同、特点
《济南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都旨在带动引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提升,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都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重点要求。
但本方案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相比,具有建设目标科学合理、创新举措特色显著的特点。《建设方案》在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目标基础上又进一步吸收了上级部门针对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而形成,包含 10 项目标任务,指标值在示范区中处于较高水平,更大程度上贴合济南市情。同时经与上级局多次沟通,秉持先行先试原则,在 18 项措施基础上,结合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创新提出济南独有的 “五项打造”的标志性成果 。
六、关键词诠释
(一)绿色低碳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强化绿色低碳领域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拓展现有保护中心产业领域,完善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机制,优化绿色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实施机制、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机制。
二是加大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专利侵权纠纷的办案力度,畅通受理渠道、简化受理程序,有力有效处置专利重复侵权、群体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
三是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监管,建立覆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
四是加大对商品交易市场、展会等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打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侵权违法行为。
五是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企业信用监管,加大失信行为认定与惩戒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做好分类结果的应用,提升绿色低碳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专利开放许可是专利权人通过专利管理部门公开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用、许可使用期限等条件,可简便快捷地实现“一对多”的普通许可,有助于促进供需对接、提升谈判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并由地方政府筹资建设和管理的快速协同保护平台,一般为直属于地方知识产权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围绕地方特定产业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目前,全国已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1家,快速维权中心42家。山东省保护中心8家:省中心、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淄博、德州。在济南有省市两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海洋两个领域,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个领域。
(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
为提升我国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各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在护航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服务保障作用。已在全国布局建设4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山东有三家:省事业发展中心、青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争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分中心,2024年6月,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
(五)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2023年12月,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是2019年由历城区政府建设,位于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唐冶地块鲁商凤凰广场1号楼,主楼面积30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1215.97平方米;合计面积4226.12平方米。建设“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及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涵盖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版权全门类,实现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代理、法律、金融、维权援助等全链条,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2家,开展路演、研学、观摩、专利布局、知识产权交易、入园惠企、知识产权上市辅导等工作。集聚区线上平台: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jnips.com.cn/。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具体联系人:杨仕龙
咨询电话:0531-8178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