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济南专属“文化牌” 助力泉城文旅品牌提质升级
发布日期:2024-09-12 16:42 信息来源: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打造世界级“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举办旅交会、泉水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立足群众需求和济南特色,构建集吃玩游乐购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服务体系,集中开发了一批品位高、形式多、层面广、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门写报告”活动开展以来,热心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为济南如何打造“文化消费”品牌出谋划策。

纵观2023年济南文旅的热点IP,山东美术馆“跳舞的维纳斯”、大明湖畔“亮灯的超然楼”,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在青年游客群体中一度形成争相打卡的局面。市民商涛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文旅市场经营主体首先要主动发掘并创造本地化特色的“网红”现象,比如发掘济南“名士文化”“二安文化”,掌握短视频传播语言,创造“网红”打卡现象,形成鲜明的旅游符号和品牌效应。“今年全国各地博物馆争相将各自的镇馆之宝制成拟人化的视频,再配以看似‘不正经’的魔性音乐‘宝贝在干嘛……’,瞬间让寂寞枯燥的国宝们进入大众视野。同样,我们的各文旅主体,也要拥抱互联网,具体来说是拥抱具有传播迅速特点的短视频平台,将‘泉城景点、泉城文化、名士文化、二安文化、鹊华秋色、大明湖、老舍笔下的济南’等本地特色元素,通过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展示出来。”让文旅和消费群体真正打成一片。    

其次,商涛提出创新旅游产品,用沉浸式旅游赢得市场。各地沉浸式旅游的走热,背后体现了人们对于文旅市场的新需求。沉浸式旅游赋予了景区、博物馆等旅游场景主体一种生动化的展示,即所谓的从“看景”到“入景”、“所见即所得”,从“打卡”到深度游。泉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济南名士多”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更加有针对性、主动性地发掘泉城的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将我们独一无二的“名士文化”“二安文化”“老舍文化”提供更有内涵的旅游市场供给。比如,将“典籍里的济南”历史再现,超然楼上学士李泂与游客共同观看亮灯、大明湖众名士吟诗作对、华山湖上赵孟頫邀请游客共同为好友作画、与“老舍”一起领略泉水冒着热气的济南……打造济南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旅游,需要文旅市场经营主体要有开放和创新意识,群策群力,提高济南沉浸式旅游的质量,对游客需求、文旅市场新变化进行积极探索。

另外,商涛提出要做优旅游服务,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靠诚意留住游客的心。“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游客来了,能不能玩得好,都是一种考验。特别是黄金周这样的长假,客流激增,游客少不了排队,此时如果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宠爱”之举,可以缓解他们的疲劳。”比如黄金周期间适当开放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所有静态停车位对外地牌照的车辆免费停放、解决景区“如厕难”、入济短信添加已有的便民措施信息等等。被温暖打动过的游客,自然会成为当地旅游形象的宣传者,如此才能让城市文旅的“网红”变成“长红”。

这些便民措施有的已经存在,我们可以尝试将便民措施再广而告之,通过印在景区门票上、在景区门口设置提示牌或发送入济短信的形式,主动让外地游客能够知道并享受这些“宠爱”服务。城市管理、交通、文旅等部门做好后勤保障,拿出服务高考的精神,解决好热门景点“如厕难”,特别是女游客如厕排队的问题,让游客看到济南的好客诚意和决心。济南文旅品牌的擦亮,要靠方方面面,绝不是文旅一家从景点本身发力,而是城市各相关单位和泉城本地群众上下同心,共同发力。被温暖打动过的游客,自然会成为当地旅游形象的宣传者,如此才能让城市文旅的“网红”变成“长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我向市长说句话>>

打好济南专属“文化牌” 助力泉城文旅品牌提质升级

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24-09-12 16:42:41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打造世界级“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举办旅交会、泉水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立足群众需求和济南特色,构建集吃玩游乐购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服务体系,集中开发了一批品位高、形式多、层面广、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门写报告”活动开展以来,热心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为济南如何打造“文化消费”品牌出谋划策。

纵观2023年济南文旅的热点IP,山东美术馆“跳舞的维纳斯”、大明湖畔“亮灯的超然楼”,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在青年游客群体中一度形成争相打卡的局面。市民商涛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文旅市场经营主体首先要主动发掘并创造本地化特色的“网红”现象,比如发掘济南“名士文化”“二安文化”,掌握短视频传播语言,创造“网红”打卡现象,形成鲜明的旅游符号和品牌效应。“今年全国各地博物馆争相将各自的镇馆之宝制成拟人化的视频,再配以看似‘不正经’的魔性音乐‘宝贝在干嘛……’,瞬间让寂寞枯燥的国宝们进入大众视野。同样,我们的各文旅主体,也要拥抱互联网,具体来说是拥抱具有传播迅速特点的短视频平台,将‘泉城景点、泉城文化、名士文化、二安文化、鹊华秋色、大明湖、老舍笔下的济南’等本地特色元素,通过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展示出来。”让文旅和消费群体真正打成一片。    

其次,商涛提出创新旅游产品,用沉浸式旅游赢得市场。各地沉浸式旅游的走热,背后体现了人们对于文旅市场的新需求。沉浸式旅游赋予了景区、博物馆等旅游场景主体一种生动化的展示,即所谓的从“看景”到“入景”、“所见即所得”,从“打卡”到深度游。泉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济南名士多”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更加有针对性、主动性地发掘泉城的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将我们独一无二的“名士文化”“二安文化”“老舍文化”提供更有内涵的旅游市场供给。比如,将“典籍里的济南”历史再现,超然楼上学士李泂与游客共同观看亮灯、大明湖众名士吟诗作对、华山湖上赵孟頫邀请游客共同为好友作画、与“老舍”一起领略泉水冒着热气的济南……打造济南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旅游,需要文旅市场经营主体要有开放和创新意识,群策群力,提高济南沉浸式旅游的质量,对游客需求、文旅市场新变化进行积极探索。

另外,商涛提出要做优旅游服务,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靠诚意留住游客的心。“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游客来了,能不能玩得好,都是一种考验。特别是黄金周这样的长假,客流激增,游客少不了排队,此时如果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宠爱”之举,可以缓解他们的疲劳。”比如黄金周期间适当开放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所有静态停车位对外地牌照的车辆免费停放、解决景区“如厕难”、入济短信添加已有的便民措施信息等等。被温暖打动过的游客,自然会成为当地旅游形象的宣传者,如此才能让城市文旅的“网红”变成“长红”。

这些便民措施有的已经存在,我们可以尝试将便民措施再广而告之,通过印在景区门票上、在景区门口设置提示牌或发送入济短信的形式,主动让外地游客能够知道并享受这些“宠爱”服务。城市管理、交通、文旅等部门做好后勤保障,拿出服务高考的精神,解决好热门景点“如厕难”,特别是女游客如厕排队的问题,让游客看到济南的好客诚意和决心。济南文旅品牌的擦亮,要靠方方面面,绝不是文旅一家从景点本身发力,而是城市各相关单位和泉城本地群众上下同心,共同发力。被温暖打动过的游客,自然会成为当地旅游形象的宣传者,如此才能让城市文旅的“网红”变成“长红”。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