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篇文章”,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进一步统筹开展科创金融改革,汇聚政金合力,为科技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一是完善科创金融服务矩阵。今年以来,协助山东未来先导基金通过中基协备案,引进山东省瞪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5家科创私募基金及管理公司,基金管理规模7.55亿元,截至目前,科创基金规模累计达42.86亿元。辖区工商银行市中支行、交通银行市中中心支行、齐鲁银行市中分行、莱商银行城南支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大力推广“科创贷”“科技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开展科创金融“春苗行动”,打造“交银科创”服务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二是强化“金融+N”场景化工作机制。在“金融+科技”“金融+工信”等部门联动的基础上,探索“金融+人才”“金融+数字经济”“金融+智能制造”等场景对接机制,联合举办“智汇经纬·才聚市中”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对接会、“济中智造·金融赋能”项目推介会、制造业企业项目路演等7场科创金融活动,累计服务科技类企业110余家,协助齐鲁银行市中分行等4家银行新增科创贷款7.03亿元。
三是落实科创金融扶持政策。为辖区13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科创十条”金融扶持政策,涉及申报资金近2000万元;协助辖区金融机构申报市级金融创新项目,中泰证券、中泰期货、交行省分行等4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市级金融创新项目;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和风险补偿政策,组织23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和风险补偿备案,备案金额达7600余万元;组织开展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申报工作,为5家企业申请股权投资金额1.1亿元,推动科创企业快速成长。
下一步,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将继续深耕科技金融发展沃土,引“金融活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技金融全周期生态链,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市中区“二次创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编辑: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