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教督函〔2025〕2 号),公布了新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列其中,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支持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扩增优质普惠资源。
提质扩优,逐步增加公办园数量
在2018年之前,高新区没有一所公办园。2018年3月,《济南高新区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同年,高新区就新建并投入使用5所小区配套公办园,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为止,高新区共新建成投用公办园28所,大幅提高了公办园比例。
创新举措,农村集体幼儿园“实体化”
基于农村幼儿园“散、乱、小”等问题,高新区打破体制壁垒,让农村集体幼儿园“实体化”。2018年,《济南高新区农村集体幼儿园实体化实施方案》出台,高新区按照每生每月500元和每生每年810元的标准对实体化后的农村集体幼儿园进行保教费和公用经费奖补。实体化后,幼师工资待遇有了保障,园所的软硬件有了提升,大幅提高了农村幼儿园的普惠水平。
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高新区最大限度扩增普惠性学位供给。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引导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向老百姓提供普惠性服务,普惠性民办园保教费标准不高于每月1000元,并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对其拨付公用经费,按每生每月300元的标准对其拨付保教费补贴资金。
截至目前,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4.26%,全区共有省示范幼儿园40所,省级一类幼儿园43所,优质资源占比为90.22%,均居全市前列。
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上,高新区还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狠抓短板,补强提升,深度激发学前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借助学前教育游戏种子示范园创设、科学幼小衔接教研联盟、心理健康实验区创建等工作载体,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大力提升了全区幼儿园保教质量。
规范管理提升标准化办园水平
发挥网格化管理快速便捷的优势,实现幼儿园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加强集团化办园发展探索,成立公办园五大教育集团,规范科学制定可落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共谋、共享、共创、共发展的集团化共同体建设,切实发挥优质公办园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
持续积蓄学前教育发展后劲
创新开展全区“三美”幼儿教师梯队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幼儿教师队伍
高新区以实现“幼有优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使命,相关经验做法不断被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推广。2022年,《中国教育报》头版以《济南高新区打赢公益普惠“翻身仗”》为题,报道高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历程;2023年,《山东济南高新区:让农村集体幼儿园“实体化”》入选2022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此外,高新区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经验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攻坚案例,获全省推介。《光明日报》、新华网、《大众日报》等媒体频频点赞。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认定为契机,牢牢把握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强化政府保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坚持硬件改善与内涵提升并进,全力推进全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编辑:朱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