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天桥区专场,介绍天桥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天桥区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
据了解,近年来,天桥区以《天桥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引领,持续优化“北制造、南研发”产业发展布局,聚力稳运行、强根基、提质效,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共有工业单位1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8家、瞪羚企业70家,202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8%。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天桥区多措并举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2024年实施工业项目45个,工业投资增长52.5%,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24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9%。优势产业不断集聚。天桥区立足产业定位精准发力,持续优化产业链群发展生态,2024年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市“13+34”产业链体系全面深化,天桥区立足区域实际,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装备产业方面,天桥区把握当前能源电力系统规模加速扩大态势,围绕德源电力、先泽电力等重点企业,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条发展上精准发力,不断吸引集聚上下游企业,提升产业集聚度。围绕汽车智能装备产业,依托比亚迪、吉利、重汽等品牌,加快车载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条企业引进培育。在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方面,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载体,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导入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和软件开发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引导培育德晟机器人、希润自动化等重点企业,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贡献度。此外,在先进材料产业方面,天桥区围绕建邦胶体、银丰纳米等链主企业,延伸布局新型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链条,精准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天桥区擘画未来产业蓝图,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一方面,做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等载体,统筹济大科技园、融通智能产业园等资源,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5家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深入落实“数字济南”建设部署,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积极探索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在天桥的发展路径。重点依托中科卫星等企业,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商业化、民用化应用,加快谋划落地空天信息产业项目。同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完善创新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天桥区卫健局从市民对健康的期盼出发 奋力描绘... 12-16
天桥:大项目“落棋” 千亿级现代化强区建设“... 12-10
天桥区推进“全周期”教育品质提升工程 09-09
天桥区:工程是否占绿地?“云勘验”2小时搞定... 07-22
济南市暨天桥区反有组织犯罪法集中宣传月活动启...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