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济阳区专场。据悉,2023-2024年,济阳区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2.3%、2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规上工业税收年均增长25.1%,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连续30个月领跑全市,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破题起势。今年以来,累计实施工业项目89个,持续做大做强工业项目库。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26亿元,同比增长47.8%,列全市第二名。
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壮大。济阳区汇聚旺旺、统一、康师傅、上好佳、迈大、金晔等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160家,食品工业占全区工业产值超50%。延链配套有印刷包装、机械制造、检验检测等链群企业320家,构建起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被评为“全国十大食品工业强县”“全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区”。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转型。深化“起步区建链、济阳区延链”产业融合路径,围绕比亚迪融链补链固链,引进东风李尔等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20个。济阳作为中国液压升降平台之乡,着力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和标准体系建设,集聚全区491家企业抱团发展。延链发展家用电梯产业,全区现有家用电梯生产企业211家、销售企业532家,占全国细分市场份额约1/5。加快传统制造产业“老树发新枝”,大自然新材料从一个小型尼龙厂升级成为全球五大醋酸纤维生产企业之一,海冠电力、奥锐激光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好为尔智能化食品加工切割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现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6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4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11.45亿元,较2022年增长251.2%。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1家,市级瞪羚企业42家,省级瞪羚企业2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作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重要承载地,济北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规模实力不断壮大,累计引进台资及关联项目152个,其中工业项目110个,台资企业投资额超过27亿美元。
下一步,济阳区将聚焦“3+2”主导特色产业,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加快上下游链式招商,集中资源力量招引落地一批头部企业和领航型项目,构建“主导产业集聚、特色产业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梯次培育优质企业,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瞪羚、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30家以上。
编辑:栾振聪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济阳:“奋力冲刺”开创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 01-08
济阳以项目化实施让“三个融入”化虚为实 01-05
济阳研学燃情起势 文旅经济繁花绽放 12-19
济阳点燃项目之“火”,加速发展“燎原之势” 12-10
济阳探索“文明实践+”融合模式 执“移风易俗...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