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平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
近3年累计实施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351个
发布日期:2025-08-20 08:5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1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平阴县专场。据悉,今年上半年,平阴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23.8%,分别列全市第4位、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列全市第8位;制造业投资增长30.2%,列全市第5位。

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4.05亿元

目前,平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0%,拥有全球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销售区域最广的流体输送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基地、阿胶原胶生产基地和聚异丁烯生产基地。

近年来,平阴县对标全市“13+34”产业链,明确“3+2”产业体系,逐步构建起多元支撑、梯次发展的现代产业布局。其中,高端装备零部件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炭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向负极新材料发展,实现“预焙阳极+锂电负极”两条腿走路,成为平阴县继高端装备后的第二个百亿级产业。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纳米级高钙等绿色科技型产业,头部企业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健康产业集群引导生物制药、健康食品等行业聚集发展,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4.05亿元,福牌阿胶荣登“2024中国品牌价值中华老字号Top10”,平阴获评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

累计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

近3年,平阴县累计实施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351个,总投资278亿元。其中,中电建核电装备智造基地、山水水泥粉磨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迈克阀门智能制造高端产线、齐鲁高速智慧交通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金佳龙新能源电池、华盛联投封测生产基地等一批工业项目签约落地。聚焦企业培育,平阴县建立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数据库,累计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瞪羚企业39家。

深化智改数转,平阴县逐步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近年来,平阴县累计建成5G基站1451处,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大力实施“企业上云”与内网改造行动,目前全县上云企业数量已突破115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累计达到26家。其中,澳海炭素获评国家级5G工厂,华玫生物成功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践行绿色低碳,平阴县逐步构建起全链条的绿色发展体系。全县已创建各级绿色工厂41家、绿色供应链企业4家、绿色设计产品企业3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10种产品获绿色产品认证。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着力做好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全县炭材料企业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龙山炭素、海川投资两家公司达到国家环保A级标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0家

近年来,平阴县坚持科技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在培育科技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平阴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8.36%,拥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

下一步,平阴县将深耕“3+2”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专用装备产业向绿色轻量化方向拓展,逐步形成以流体输送产品为主的多元化精密铸造产业链。先进材料产业向负极材料、碳纤维等新方向转型,加快35万吨负极材料用箱板和15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进度,引领行业转型。食品与生物制造产业加强康养食品、医疗器械、适老设备等行业融合发展,向大健康业态靠拢。宠物经济产业向专业化方向深耕,加快动物食品产业园建设进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宠物友好型城市品牌。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设备向集群化方向探索,招引更多半导体设备上下游产业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拓展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领域,力争玫瑰、新材料等10个研发项目列入省、市科技专项扶持。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在上半年涉企检查同比下降52%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344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编辑:吴晓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