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精选
详细信息
标题 关于济南市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及建设提升的建议报告
内容 尊敬的济南市市长:​
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结合济南发展现状,围绕停车治理、休闲设施建设、民生招商三大重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停车难治理,构建 “分阶推进、景停融合” 体系​
(一)现状基础​
我市虽通过人防工程新增 7046 个公共车位、试点凤凰路停车楼,且《济南市停车条例》明确奖补机制,但仍存短板:热门商圈(泉城路、奥体中心)及重点医院(齐鲁、省立医院)高峰车位缺口超 30%,候停时长约 45 分钟;王官庄等小区聚集区、老城区芙蓉街周边夜间 “一位难求”;现有停车设施外观简陋,与景观不协调。​
(二)具体建议​
近期重点(2025-2027 年):热门商圈与医院建 “高效便民型” 停车楼​
选址与规模:泉城路商圈建泉城广场地下延伸停车楼(地上 2 层 + 地下 4 层,800 车位),奥体中心商圈龙奥大厦南侧建地上 6 层停车楼(1200 车位);齐鲁医院(文化西路院区东侧,地上 5 层 + 地下 2 层,600 车位)、省立医院(经五纬七路院区北侧,地上 4 层 + 地下 1 层,500 车位)。各楼预留 30% 充电车位,接入 “济南智慧停车” 平台,实现预约、寻车、无感支付智能化。​
交通衔接:商圈停车楼用空中连廊连周边商场,医院设专用通道达门诊楼;周边 200 米内增公交站、共享单车点,引导 “公共交通 + 短驳” 出行。​
远期规划(2028-2030 年):小区与老城区建 “景观融合型” 高层停车楼​
分区推进:小区聚集区优先选王官庄(2 处地上 8 层,共 1500 车位)、甸柳新村(地上 7 层,1000 车位);老城区结合更新,在芙蓉街、明府城边缘建 6-8 层停车楼,采用 “小体量、多分散” 布局。​
环境美化:外立面融入泉水纹饰、荷花彩绘或玻璃幕墙;顶部搞屋顶绿化,部分楼层设垂直绿墙;底部 1-2 层留商业空间,引入便民超市,实现 “停车 + 服务 + 景观” 融合。​
配套保障​
规划预留:远期地块纳入总规 “黄线保护”,老城区明确停车楼高度、风貌标准。​
资金筹措:“政府 + 社会资本” 模式,对景观型停车楼给予投资方 15% 建设补贴,允许运营底部商业 20 年。​
管理优化:小区周边停车楼夜间(19:00 - 次日 7:00)费减半,老城区对居民办 “月卡优惠”。​
二、完善休闲设施,打造慢行友好城市(含全城骑行绿道)​
(一)现状分析​
我市已规划 150 公里泉城步道、1250 公里绿道,但存在不足:绿道碎片化,未形成贯通骑行网,与成都绿道差距大;骑行配套缺驿站、智能租车点,非机动车道常被挤占;骑行文化薄弱,绿道仅具 “通行” 功能。​
(二)具体建议​
构建 “环网相连、全域覆盖” 骑行绿道体系​
参考成都 “大环 + 放射 + 支线” 模式,设三级绿道:①城市主环绿道(120 公里):沿黄河、小清河等串联 6 大区域,2030 年闭环;②放射绿道(8 条,300 公里):向老城、长清大学城等延伸;③社区支线(覆盖 90% 街道):用次干道绿地建 3-5 米骑行道,实现 “家门口上绿道”。同时串联千佛山、大明湖等 40 处景点,设 “泉水文化段”“黄河风情段”。​
完善配套提升体验​
驿站:主环绿道每 5 公里设综合驿站(含停车场、租车点),每 2 公里设简易驿站(饮水、休憩),接入充电桩。​
安全与智能:绿道与机动车道交汇处设护栏、警示标识,加夜间照明;开发 “济南绿道” APP,整合导航、人流查询、赛事报名功能。​
培育骑行文化​
每年办 “黄河绿道骑行节”“亲子骑行赛”,借鉴成都 “骑行 + 露营 / 市集” 模式,引入文创、轻食业态;联合平台发起 #济南绿道骑行挑战 #,在学校、社区开展骑行知识讲座。​
衔接现有慢行系统​
整合滨水慢行网、泉城步道,老城区 “步道 + 绿道” 并行;新区将骑行绿道纳入规划前置条件,新建道路同步配套。​
三、聚焦民生需求,强化多区域日常招商​
(一)现状进展​
我市城市更新推出 25 个招商载体,明府城引入餐饮业态,但社区生鲜、便民服务仍缺;高新区、章丘区等新区科创集聚,但民生设施滞后,“职住不平衡”。​
(二)具体建议​
1.分区域定向招引​
老城区:老旧社区留 15% 商业空间,引连锁生鲜、24 小时便利店、社区医疗。​
高新区:围绕汉峪金谷,引品牌早餐店、无人便利店、共享办公配套。​
2.优化招商政策​
入驻新区的民生企业,在 3 年税收返还基础上,额外给前 2 年水电气补贴;建 “跨区域政务通办” 机制,实现手续 “一地办理、全域通用”。​
3.培育特色生活场景​
老城区沿泉城步道设泉水文化体验店、便民书屋;新区在公园周边搞 “公园 + 商业”,引露营租赁、轻食店;起步区发展黄河文化主题便民商业。
编号 YJSLY20251100906 提交时间 2025-11-03 11:22:11
“金点子”精选
详细信息
标题 关于济南市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及建设提升的建议报告
内容 尊敬的济南市市长:​
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结合济南发展现状,围绕停车治理、休闲设施建设、民生招商三大重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停车难治理,构建 “分阶推进、景停融合” 体系​
(一)现状基础​
我市虽通过人防工程新增 7046 个公共车位、试点凤凰路停车楼,且《济南市停车条例》明确奖补机制,但仍存短板:热门商圈(泉城路、奥体中心)及重点医院(齐鲁、省立医院)高峰车位缺口超 30%,候停时长约 45 分钟;王官庄等小区聚集区、老城区芙蓉街周边夜间 “一位难求”;现有停车设施外观简陋,与景观不协调。​
(二)具体建议​
近期重点(2025-2027 年):热门商圈与医院建 “高效便民型” 停车楼​
选址与规模:泉城路商圈建泉城广场地下延伸停车楼(地上 2 层 + 地下 4 层,800 车位),奥体中心商圈龙奥大厦南侧建地上 6 层停车楼(1200 车位);齐鲁医院(文化西路院区东侧,地上 5 层 + 地下 2 层,600 车位)、省立医院(经五纬七路院区北侧,地上 4 层 + 地下 1 层,500 车位)。各楼预留 30% 充电车位,接入 “济南智慧停车” 平台,实现预约、寻车、无感支付智能化。​
交通衔接:商圈停车楼用空中连廊连周边商场,医院设专用通道达门诊楼;周边 200 米内增公交站、共享单车点,引导 “公共交通 + 短驳” 出行。​
远期规划(2028-2030 年):小区与老城区建 “景观融合型” 高层停车楼​
分区推进:小区聚集区优先选王官庄(2 处地上 8 层,共 1500 车位)、甸柳新村(地上 7 层,1000 车位);老城区结合更新,在芙蓉街、明府城边缘建 6-8 层停车楼,采用 “小体量、多分散” 布局。​
环境美化:外立面融入泉水纹饰、荷花彩绘或玻璃幕墙;顶部搞屋顶绿化,部分楼层设垂直绿墙;底部 1-2 层留商业空间,引入便民超市,实现 “停车 + 服务 + 景观” 融合。​
配套保障​
规划预留:远期地块纳入总规 “黄线保护”,老城区明确停车楼高度、风貌标准。​
资金筹措:“政府 + 社会资本” 模式,对景观型停车楼给予投资方 15% 建设补贴,允许运营底部商业 20 年。​
管理优化:小区周边停车楼夜间(19:00 - 次日 7:00)费减半,老城区对居民办 “月卡优惠”。​
二、完善休闲设施,打造慢行友好城市(含全城骑行绿道)​
(一)现状分析​
我市已规划 150 公里泉城步道、1250 公里绿道,但存在不足:绿道碎片化,未形成贯通骑行网,与成都绿道差距大;骑行配套缺驿站、智能租车点,非机动车道常被挤占;骑行文化薄弱,绿道仅具 “通行” 功能。​
(二)具体建议​
构建 “环网相连、全域覆盖” 骑行绿道体系​
参考成都 “大环 + 放射 + 支线” 模式,设三级绿道:①城市主环绿道(120 公里):沿黄河、小清河等串联 6 大区域,2030 年闭环;②放射绿道(8 条,300 公里):向老城、长清大学城等延伸;③社区支线(覆盖 90% 街道):用次干道绿地建 3-5 米骑行道,实现 “家门口上绿道”。同时串联千佛山、大明湖等 40 处景点,设 “泉水文化段”“黄河风情段”。​
完善配套提升体验​
驿站:主环绿道每 5 公里设综合驿站(含停车场、租车点),每 2 公里设简易驿站(饮水、休憩),接入充电桩。​
安全与智能:绿道与机动车道交汇处设护栏、警示标识,加夜间照明;开发 “济南绿道” APP,整合导航、人流查询、赛事报名功能。​
培育骑行文化​
每年办 “黄河绿道骑行节”“亲子骑行赛”,借鉴成都 “骑行 + 露营 / 市集” 模式,引入文创、轻食业态;联合平台发起 #济南绿道骑行挑战 #,在学校、社区开展骑行知识讲座。​
衔接现有慢行系统​
整合滨水慢行网、泉城步道,老城区 “步道 + 绿道” 并行;新区将骑行绿道纳入规划前置条件,新建道路同步配套。​
三、聚焦民生需求,强化多区域日常招商​
(一)现状进展​
我市城市更新推出 25 个招商载体,明府城引入餐饮业态,但社区生鲜、便民服务仍缺;高新区、章丘区等新区科创集聚,但民生设施滞后,“职住不平衡”。​
(二)具体建议​
1.分区域定向招引​
老城区:老旧社区留 15% 商业空间,引连锁生鲜、24 小时便利店、社区医疗。​
高新区:围绕汉峪金谷,引品牌早餐店、无人便利店、共享办公配套。​
2.优化招商政策​
入驻新区的民生企业,在 3 年税收返还基础上,额外给前 2 年水电气补贴;建 “跨区域政务通办” 机制,实现手续 “一地办理、全域通用”。​
3.培育特色生活场景​
老城区沿泉城步道设泉水文化体验店、便民书屋;新区在公园周边搞 “公园 + 商业”,引露营租赁、轻食店;起步区发展黄河文化主题便民商业。
编号 YJSLY20251100906 提交时间 2025-11-03 11:22:11